大暑,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伏天是稻瘟病防治的最佳時期,7月27日,榆樹市在水稻主產區開展85萬畝飛機航化作業,防治水稻稻瘟病等病害。隨著發動機轟鳴,滿載“營養”的直升機起飛后,不到20分鐘便完成了一次作業。
榆樹市農業農村局農業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今年在2021年兩架直升機基礎上,增加至5架,提高作業效率。我們以鄉鎮為單位,一天能完成6萬畝到7萬畝的航化作業,除了27日針對水稻的作業,在8月中上旬我們還會針對玉米進行50萬畝的作業。”
飛機防化作業的優點突出、防治效率高,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一次作業,確保在最佳防治期內完成防治。特別是對一些大面積突發病蟲害防治效果更為明顯。飛機航化作業每畝實際成本比農戶自己操作成本略低,還能降低農民的勞動強度,同時防治標準一致,防治集中連片,可有效地防治病害二次侵染,有效地實現了農藥減量。
減肥減藥,僅是長春市生態農業發展的一個環節。近年來,長春市充分吸收和傳承傳統農業精華,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成果,通過綠色植保、化肥減量、農藥減量、測土配方、有機種植、秸稈綜合利用、循環農業等方法加快推進生態農業的發展,并結出了累累碩果。
大暑酷熱、雨水多,雜草瘋長、蟲出沒,目前長春市農業植保進入高潮階段。走進榆樹市大坡鎮西山村,田里的水稻已戴上淺金色的帽子,施葉面肥的無人機低空盤旋弄亂了水稻的“發型”,稻田里鴨聲一片,害蟲誘捕器全天候“站崗”,赤眼蜂藏在球里“以蟲治蟲”狙擊二化螟蟲的蟲卵……綠色植保成為西山村連續8年被評為國家糧食安全生產基地的關鍵一環。
“推進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深入推進農業投入品減量化……”今年得到中央一號文件“指南”的不僅在西山村,也在長春市大多數農村都明確了農業綠色種植的管理方向:綠色植保有利于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的持續利用,保證糧食持續安全生產。
農藥列入土地“黑名單”
綠色防控成了香餑餑
化肥的長期使用,使土壤變得板結;“直給”的化學農藥抄了近路,卻污染了水、大氣等,還會殘留在糧食、水果、蔬菜中;農藥包裝廢棄物隨處可見,直接污染環境,并帶來面源污染……面對實際問題,長春市持續推廣綠色種植、綠色植保、化肥農藥減量行動。
“夏季植保是一年中使用農藥最多的階段,除草的、防蟲的種類太多了。但是某一種農藥使用效果好,農民就會長期單一使用,即使發現該藥對病蟲防治效果下降,也不更換品種,而是采用加大用藥量的辦法。造成病蟲害抗藥性越來越強,防治效果越來越差,農藥劑量越用越大的惡性循環。”榆樹市環城鄉增益合作社負責人馬占有說:“種植業結構調整、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生態防治才是我們合作社的選擇,效果也很好。”
2021年,長春市集成推廣一批成熟的綠色防控技術,重點推廣了二化螟性信息素誘控、玉米螟和二化螟生物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全市完成玉米螟生物防治技術推廣866.27萬畝、水稻二化螟生物防治63.94萬畝、二化螟性信息素誘控35.43萬畝,通過生物技術和理化誘控技術的推廣實施,減少農藥使用次數1次~2次。
“農業技術+科技支持”
農民實行生態植保更順暢
農業科技和技術的更新也是長春市發展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之一,2021年長春市開展了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班市級培訓班等活動,聘請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的專家,講解農業航空植保技術、稻田養蟹技術、食誘劑應用技術等,使全市植保技術人員和種糧大戶、合作社負責人知識結構得到及時更新。
面對易生長雜草、害蟲較多的水田,農安縣黃魚圈鄉潘太剛合作社一招保護性耕作稻草還田技術,從根源上避免了問題的發生。“合作社現在每年節省出10天的農時,肥料使用率減少20%,節省10萬余元成本,每公頃可增產1000公斤,稻田有機質增加0.1%~0.3%,還改良了鹽堿地。 ”合作社負責人潘太剛說。
長春市植物保護檢疫站孫站長告訴記者,通過科技支持,長春市在新立城水庫和石頭口門水庫兩大水源地二級保護區內實施水稻稻瘟病生物防治7.27萬畝,促進了長春市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
綠色植保多管齊下
防蟲布下“天羅地網”
“二化螟是常見害蟲,大多數農民偏愛用二化螟的天敵赤眼蜂來克制它。而且這種生物防治成本低,一畝地里放3個裝有赤眼蜂的球,就不怕蟲子來禍害莊稼了,對土壤和自然環境也沒有影響,不會造成其他污染。”大坡鎮技術推廣中心負責人樊樹軍說,村里的植保措施優先考慮用自然或物理手法解決,有許多農戶在稻田里養鴨子和蟹,也有根據害蟲的趨光性布置誘捕燈的。
赤眼蜂的生物防治在西山村的植保效果顯而易見,使用后平均每公頃能為秋收挽回水稻450公斤,配合空中無人機植保與其他綠色防控措施,與村中未使用的水田對比,減少了82.7%的病蟲害。
“‘伏里起西風,稻管易生蟲’。實行綠色生產技術種植,水稻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性都提高了,產量也提升了,價格自然就上來了。”西山村農民李云霞告訴記者,村里的水稻,從育苗到移栽再到收割全程機械化,種地更加省事了。
在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的試驗田里,一款專門針對草地貪夜蛾等遷飛性害蟲研制的監測設備,每晚都會通過上百米高的光源監測引誘害蟲。“一旦發生蟲害,高空測報燈就會引誘大量害蟲進入蟲箱,提供第一手情報。即便未發生蟲害,高空測報燈也會根據測報情況,進行綜合防治。”相關負責人劉德明說,貪夜蛾隨著高空氣流飛行,受到侵襲的農田將會減產10%~25%,最好的防控方法就是早發現、早預防。
來源:長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