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明日大暑,這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大暑正處于三伏天中的中伏,“濕熱交蒸”的氣候,使人體感到異常炎熱。民間有俗語:“暑天幾塊瓜,藥劑不用抓。”此時最讓人開心的事情,莫過于掰開西瓜的那一聲清脆和入口的清涼甘甜。西瓜是夏天不能缺席的存在,但在遠古時代,當它還沒有被人類馴化時,它又苦又硬,也不是紅色的。西瓜是經歷了怎樣的“甜蜜演變”,才成為席卷全球的解暑神器?
西瓜的“進化”史
最早的西瓜起源于非洲沙漠,不僅苦而且有毒,有著白色的瓜瓤,還帶有大量大顆的種子。大約4000年前,古埃及人開始第一次馴化栽培西瓜。最初的起源已經不可靠,或許是某一個人類的祖先,偶然發現了一個沒有苦味的變異種,覺得可以作為人類的食品,因此決定栽培它,然后在另外一次偶然的變異中,一個甜美多汁的西瓜出現了,在獲取糖分非常困難的原始時代,這個甜美多汁的西瓜,因此被廣泛栽培,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人類獲得糖分最便捷的途徑之一。西瓜逐漸傳播到地中海、南亞和東亞,1000年前來到中國,500年前引入北美。
當西瓜被人類馴化之后,西瓜的果實大小、果肉含糖量、味道、瓤色、質地甚至口味都變得越來越適合人類需要。經過人們精心挑選栽培,西瓜開始有了更多的紅肉,更鮮亮的顏色。70年前因為美國農業部資助的重點育種項目變成了無籽的,然后繼續變得更甜、更薄、口感更好。而中國人能實現吃瓜自由,也離不開“西瓜之母”吳明珠幾十年的艱苦努力,才培育出了高產優質的西瓜品種。
科技助力 西瓜格外甜
伴隨著西瓜種植規模日益擴大和市場銷量的連年增長,如何保障統一的種植管理技術標準,延續一如既往的甘甜爽口,成為了種植戶最為關注的問題。相比較種植效率和畝產均偏低的傳統模式,目前許多西瓜種植基地都采取智能溫室栽培的模式,利用物聯網智能管理系統對西瓜進行噴藥、施肥、澆水、遮光、補光等一些列的管理,只需要通過手機或者物聯網大屏就能夠實現一鍵操作。
在智能大棚中,裝有各類傳感器,可分別對大棚內空氣的溫度、濕度,土壤的溫度、濕度、PH值和光照進行適時采集與監控。傳感器所采集的數據反饋至云端服務器,云端服務器接收指令后進行數據處理,重新將數據反饋至手機客戶端,然后將反饋的數據與生產農藝參數進行判定,從而實施對大棚的各種控制達到智能化管理。
運用先進的物聯網系統技術實現西瓜種植大棚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生產和管理,能大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更能提高西瓜的品質,提升標準化管理水平,提高種植戶綜合效益。科技技術的創新發展,助力農產品品質提升,也不斷提高著人民生活品質。
在科技的加持下,西瓜變得皮更薄、味更甜、品質更好,誰又說得好未來它們會變成什么樣呢?也許未來的人看到今天的西瓜照片,也會跟我們現在看到過去的照片一樣震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