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預測,今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降水總體呈“北多南少”,北方面臨較大防汛壓力。7月12日晚,黑龍江五大連池市朝陽山鎮因短時強降雨引發山洪,目前已造成3人死亡、5人失聯;7月15日,甘肅慶陽遭遇一場暴雨襲擊,兩天時間就造成7個縣區67個鄉鎮4.6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1.36億元。
過去一說起防汛,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雨水充沛的南方,“缺水”“抗旱”似乎才是北方的挑戰。然而近年來北京、山東、河南等地的洪災,已經給北方防汛敲響了警鐘。去年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更是暴露出當地在防汛排澇上的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在其他北方城鄉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其中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北方慣有的“旱區思維”。什么是“旱區思維”?就拿2018年的壽光洪災來說,因為當地幾十年沒遇過洪水,所以不少蔬菜大棚的排水溝被截斷、侵占,再加上農民常用的土墻冬暖式大棚本身透水性差,導致蔬菜大棚積水遲遲排不出去,受災嚴重,農民損失慘重。
“旱區思維”,其實就是受少雨氣候影響而形成的一種處理人水關系的經驗。就像壽光,往年困擾當地人的是河水斷流,常為干旱發愁,很少遇到洪災,自然會把更多精力放在抗旱而非防汛上。
類似這樣的“旱區思維”在北方由來已久,也反映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比如農村民居,南方大多是尖頂房,原因之一就是為方便雨水落下來,而北方則多是平頂房,因為當地雨水少,房頂建成平的更省材料,也更方便曬糧。但近年來幾場洪災用血的教訓告訴我們,過去管用的經驗可能不再管用,汛期應警惕北方旱區洪災增多風險。
究其原因,這種風險主要源于我國氣候帶的變化。中國氣象局數據顯示,近十年來,我國雨帶開始出現明顯的北抬北擴,東北、華北、西北等北方地區降水量總體增多。有句古詩叫“春風不度玉門關”,但現在降水不僅度過了玉門關,還在西北沙漠引發了洪水。去年7月,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洪水就襲擊了中國石化的一片油田,淹水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不僅如此,北方降雨還來勢猛、集中度高,每年“七下八上”一個月左右的主汛期內,降雨量差不多能占到全年雨量的1/3。這種短時強降雨不僅容易引發洪災,預報難度相對也更大。
與之相對,北方多年不發大水,干部群眾缺乏抗洪經驗,防洪工程也大多未經洪水檢驗,客觀上增加了洪災致損的隱患。更讓人擔憂的是,氣候變了,不少干部群眾的思路沒變,想問題、辦事情還是從“旱區思維”的經驗出發。過去“年年防汛不見汛”,就出現麻痹和僥幸心理,防汛基礎設施欠賬多,物資準備不到位,一遇到洪水,防災體系的脆弱性就暴露出來,造成本不應該發生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一些北方河流多年不來水,就在河道里種上莊稼、建起設施大棚和住宅,洪水來襲時,這些障礙物不僅影響行洪,被沖走后還可能堵塞橋洞,造成兇險的堰塞湖,帶來潰決危險和次生地質災害,給上下游百姓造成巨大威脅。此外,城鄉規劃建設中內澇防治標準不高,農村填埋坑塘、農田排水溝渠堵塞,也導致北方暴雨中城市“看海”、農村“一片汪洋”等問題屢屢發生。比如去年河南水災中,一些村莊的洪水經月不退。據相關統計,從2009年到2018年,我國北方地區洪澇災害的受災人數、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占全國比重都呈逐步增大趨勢。
防范北方旱區洪災風險,關鍵是要跳出固有的“旱區思維”,長短結合,在“防”上下功夫。從短期來看,就是要在遭遇洪災時,確保人們都能及時避險逃生。比如把預警體系建好,打通農村預警體系的“最后一公里”,確保能通知到每個村、每個人,還可以提前通過媒體、網絡等宣傳防汛知識和逃生路線,開展一些防汛避險演習培訓,確保所有人都能按照預警要求避險。從長期來看,城鄉規劃建設也須更多考慮防汛抗洪因素,完善城市抽排水系統,留住和恢復農村坑塘溝渠,硬化村道時預留排水設施,真正做到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
有人說,同樣是在夏季出現的50毫米降雨,給沿海地區帶來的是清涼,但給西北地區就可能帶來災害,形象地說明了做好北方旱區防汛的重要意義。如今北方又到防汛時,希望這個汛期,下雨帶給人們的更多是清涼和豐收的希望,而不是災后慘痛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