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中國農業機械學會主辦的第四屆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大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在不同區域、產業、品種、環節上的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農機有效供給不足是主要原因。比如,丘陵山區小型小眾機械缺乏,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專用機械、高端智能農機裝備供給不足,無法完全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
農機裝備短板怎么補?蘇州久富農業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正華認為,要強化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在注重適用類型和功能齊全的同時,大力發展專精型農機產品,實現農機裝備補短板。
中國農機學會監事長、中國農機院集團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方憲法認為,我國農機裝備已進入機械化、智能化并存階段。傳感器是智能農機裝備的基礎核心,可以對農機作業質量進行監控并及時反饋數據,為云計算提供數據支撐。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傳感器只能監測到農機所處位置、速度等參數,無法監測到籽粒破碎率、損失率之類精準數據。科研機構和企業、企業之間亟需強化合作,做到數據共享。
方憲法認為,我國農機裝備還有很多坎兒要邁,如在動力傳動、作業機具一體化管理、信息采集等方面還沒有形成很好的產品。未來,要把衛星、云計算、地面機器設備自主操控以及電子控制單元、自動變速箱控制單元融合起來,形成“天地人機”一體化信息決策系統。
提升農機裝備水平是系統工程,需要組織“產學研用推”各方優質資源協同攻關。“學會要積極推進科技創新,緊扣行業突出矛盾和重大問題,推動政產學研用深入融合,提高農機科技創新水平。”中國農業機械學會理事長,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劉小虎說。
夯實農機化轉型升級基礎
適宜機械化作業的基礎條件建設比較滯后,是制約我國農機化發展的重要因素。西華大學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教授王霜認為,我國農機化基礎條件薄弱,許多地方特別是丘陵山區地塊分散、機耕道路缺乏,農機無法下田作業;一些小農戶的農機化需求得不到滿足。
丘陵山區耕地面積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不足50%,成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的短板。加快推進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是解決農機下田作業難的根本之策。江西崇仁縣是典型的丘陵山區縣,據介紹,近年來,當地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全縣建成15萬畝高標準農田,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84.92%,糧食畝均增產150斤左右。
王霜認為,小農戶特別是丘陵山區小農戶經營規模小,種植收益低,壓縮了農機發展空間。要完善普適性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加大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支持力度,鼓勵引導其為小農戶提供托管服務。
此外,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信息處副處長朱禮好表示,我國地域遼闊,農作物栽培和選種等技藝具有多樣性,要加強農機農藝融合,加強集成配套的全程機械化技術體系研究。要加快選育宜機化糧食品種;探索適合不同作物、不同區域、不同規模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加快種子加工、高效植保、產地烘干、秸稈綜合利用等環節與耕種收環節機械化集成配套,推動建立健全區域化、標準化的高質量糧食機械化生產體系。
轉載于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