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有效防范應對夏季災害性天氣,加強在田蔬菜管理,促進蔬菜穩產保供,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會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研究提出南方夏季蔬菜生產技術指導意見。
夏季南方易發生暴雨洪澇、高溫干旱、臺風等災害,蔬菜品種盡量選擇“耐熱”“耐澇”“抗旱”“抗病”品種,同時加強水肥調控,落實好災前預警和災后應對管理措施。
1.科學降溫。蔬菜設施可安裝遮陽網、排風扇、水簾等降溫設備。蔬菜定植后1周,每天早上9時至下午3時可用遮陽網覆蓋降溫。連續高溫晴天可使用黑白地膜覆蓋或秸稈覆蓋菜田地面,秸稈選用蟲害較少的水稻、玉米、甘蔗等,且覆蓋厚度應達到10cm;也可在白色地膜上再覆蓋一層秸稈,實施雙重覆蓋。
2.水肥管理。高溫高濕或高溫干旱季節,追肥要注重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忌偏施氮肥,可適當補充磷鉀肥,增強植株抗性。瓜類蔬菜一般在果實膨大期第1次追肥,之后每采摘1次追肥1次。豆類蔬菜在第1花序嫩莢坐住后結合澆水追施硫酸銨15—20kg/畝或尿素3.5kg/畝,第2次追施尿素0.7—1kg/畝,以后每10天左右追肥1次。葉面肥可選用0.2%尿素、0.3%磷酸二氫鉀、0.08%鉬酸銨等。夏季高溫時期,澆水應在早上10時前或下午4時后進行。
3.病蟲防控。南方夏天高溫干旱易發生病毒病、日灼病、番茄筋腐病等,高溫高濕易發生瓜類白粉病、蔓枯病,茄子、辣椒黃萎病,番茄青枯病、根結線蟲病,豆類銹病等。應避免重茬連作,與不同科蔬菜或大田作物輪作,及時移除田間病株殘體,減少病源。干旱高溫天氣有利于黃曲條跳甲、蚜蟲、薊馬、甜菜夜蛾等蟲害發生,應采用輪作、防蟲網阻隔、殺蟲燈誘殺、粘蟲板誘殺、誘捕器誘捕、釋放害蟲天敵及生物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進行防治。
1.疏通排灌、清溝排漬。宜采用高壟種植,壟高20—30 cm。降雨前疏通溝渠,檢修與加固蔬菜生產設施設備,保證暴雨時能及時排水,縮短蔬菜受淹時間。對倒伏植株要及時扶苗固定。雨后及時松土,促進蔬菜盡快恢復生長。
2.搶收搶種。雨前搶收達到采收條件的蔬菜,雨后及時搶收仍有商品價值的蔬菜。災后被毀絕收田塊要及早安排下茬蔬菜生產,盡快搶種補播;可根據市場行情搶播速生葉菜。
3.促進生長恢復。暴雨過后及時清除田間殘留雜物、易感病植株,疏除過密的枝蔓、老葉、枯葉、病葉、病果等。被淹菜田在退水后應及時進行淺中耕,促進根系恢復生理功能,提高吸水吸肥保墑能力。
4.推廣應用設施避雨栽培模式,增強避災抗災能力。
1.加固棚架。臺風前抓緊采收成熟蔬菜,疏理溝渠,保持田間壟溝暢通;及時加固瓜類、豆類等搭架栽培蔬菜,未出苗的露地蔬菜可覆蓋薄膜,避免暴雨沖刷傷苗。臺風等級較大(10級以上)時,應提前揭下大棚薄膜;臺風等級較小(10級以內)時,應密閉大棚以提高抗風能力。智能溫室應收好遮陽網等外露設施,防止損毀。
2.清溝排漬、通風散濕。臺風過后,露地蔬菜應盡快開溝、清溝,排除積水,減少蔬菜受淹時間;對倒伏和沾泥帶沙的蔬菜植株要先在根部培土扶苗,及時摘除殘枝病葉,然后沖洗污泥,促其盡快恢復生長。大棚蔬菜應及時通風降濕,注意采用先通小風,再通大風的辦法,避免突然天晴而引起的植株萎蔫;要立即組織人員加緊搶修損毀大棚;夏季雨后天氣轉晴,氣溫迅速上升時,應覆蓋遮陽網,做好遮陽防曬。
3.改種補種。對損毀菜地,應及早安排后茬蔬菜,可播種抗熱青菜、杭白菜、生菜、莧菜、蕹菜等速生葉菜和應季蔬菜。
4.追肥防病。及時松土,追施1—2次速效肥,每次施尿素4—5kg/畝,并用0.15%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災后易發生葉菜類軟腐病,瓜類疫病、白粉病、霜霉病,茄果類早疫病、葉霉病、灰霉病等病害,應加強綜合防治。
針對南方大棚蔬菜生產后期的高溫難題,要采用合理的防暑降溫控濕技術措施。
(一)通風降溫。當晴天設施內溫度超過30℃時,及時打開所有通風口;有通風設備的,在午間溫度無法進一步降低時,打開濕簾風機進行強制通風降溫。
(二)遮陽降溫。在塑料大棚頂部覆蓋遮陽網或多功能消光膜,減少太陽直射光進入棚內;玻璃溫室和連棟塑料溫室,可在玻璃或薄膜上噴施石灰水或大棚降溫劑達到減弱光照強度、降低棚內溫度的目的。
(三)噴霧降溫。對安裝有噴霧設施大棚,種植芹菜、蕹菜、葉用甘薯等耐濕蔬菜,可在上午11時前開啟噴霧設施降溫,下午3時左右關停。
(四)合理整枝。茄果類和瓜類蔬菜要及時整枝,摘除植株中、下部的黃葉、病葉等。茄果類蔬菜在第一茬果采收后、瓜類蔬菜在長到15—25片葉時,適時摘除頂心和側芽,保持適宜的葉面積指數,促進通風和植株平衡生長。
(五)采用“兩網一膜”栽培模式。采用遮陽網、防蟲網和塑料薄膜開展降溫避雨栽培。
(一)在田蔬菜中后期肥水管理技術推薦應用滴灌施肥等水肥一體化技術補充水肥。夏季蔬菜澆水應根據氣候變化,以保持土壤濕潤微干狀態為適宜。適量增加肥料用量,按照“控氮增鉀”和“薄肥勤施”原則進行施肥管理,適時增施硼、鎂、鈣等中量營養元素,硼、鋅、錳、鉬、硒等微量元素。
(二)蔬菜病蟲害防治技術南方夏季蔬菜易發生疫病、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病害和煙粉虱、豆野螟、小菜蛾、斜紋夜蛾、桃蚜等蟲害。應在綜合應用深耕曬垡、高溫悶棚、增施有機肥和生物菌肥、選用抗病蟲品種、人工摘除害蟲卵塊以及病蟲殘體帶至田外集中處理等技術措施基礎上,應用太陽能殺蟲燈、黃藍色板誘殺、信息素誘捕和干擾迷向、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等綠色防控技術。1.加強田間病蟲監測,密切關注植保部門發布的病蟲情報,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科學運用農業、物理、生物、化學防治技術;及時通風降濕、整枝打葉、清理殘株敗葉,保持田間清潔衛生。2.葉菜類蔬菜可覆蓋或圍蔽防蟲網阻隔黃曲條跳甲為害;使用黃色粘蟲板誘殺蚜蟲、白粉虱和美洲斑潛蠅等,藍色粘蟲板誘殺薊馬,頻振式殺蟲燈、性信息素誘殺夜蛾、小菜蛾等害蟲。3.有必要使用化學農藥時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科學輪換用藥,減緩發生抗藥性,用藥后嚴格遵守農藥使用安全間隔期,多次收獲的蔬菜應先采收后噴藥,確保蔬菜安全。
(三)高效銜接蔬菜茬口夏季露地可種植速生蔬菜,播種耐熱耐雨水的菜心、小白菜、芥菜、莧菜、蕹菜、油麥菜、苦荬菜、落葵(潺菜)、番薯葉、辣椒葉等速生葉菜類蔬菜,耐熱耐濕抗病的白瓜、苦瓜、節瓜、有棱絲瓜、青瓜、南瓜、佛手瓜、蒲瓜與豇豆等瓜豆類蔬菜;8月后可換茬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綠葉類和蔥蒜類蔬菜。利用集約化育苗技術培育壯苗,及時銜接茬口,縮短蔬菜在田生長時間,提高土地種植效率。高溫時播種后可用遮陽網覆蓋遮陰降溫;出苗后適當控水控肥、加強通風透光,防止幼苗徒長;移植前適當煉苗。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進行移植,移植后澆足定根水,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縮短緩苗期,后期及時補苗。直播葉菜類蔬菜,在出芽前可用黑紗網地面覆蓋。
夏季高海拔區域以種植喜冷涼的蘿卜、甘藍、大白菜為主,中高海拔區域以種植喜溫的辣椒、番茄和四季豆為主。高山蔬菜多為坡地種植,夏季雨水較多易導致蔬菜脫肥缺素,需加強分類管理。
選擇品種番茄、辣椒和四季豆等喜溫蔬菜適宜800—1200米中高海拔地區種植,蘿卜、大白菜、甘藍等喜涼耐寒蔬菜適宜12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種植。5—6月高山處于低溫長日照季節,容易達到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的低溫春化條件,所以前茬種植一定選耐低溫抽薹的品種,并且掌握好適宜播期,冬性不強的蘿卜如板葉蘿卜宜選擇6月中旬后播種。高寒山區晝夜溫差大、空氣濕度變化快、紫外光強,產品運距遠,宜選擇抗病抗逆性強、商品性狀好、耐貯運的品種。
1.防治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應采用十字花科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倒茬。實施土壤消毒,增施有機肥、調酸補鈣,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及時撒生石灰,病株集中燒毀,減少病菌重復侵染。
2.防治蘿卜地下害蟲。播種前20天以上采用石灰氮或生石灰消毒,用薄膜覆蓋畦面持續保濕10天然后晾曬。加強溫濕度和水分管理,改善栽培環境。蔬菜收獲后,及時將病蟲殘葉、雜草清理干凈,集中于田頭進行堆漚處理,減少蟲源。通過殺蟲燈、黃板誘殺技術減少成蟲為害及產卵量。
高山雨水多,晚疫病等雨傳性病害易大發生,坡地淋容易導致土壤酸化脫肥。高山番茄應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技術,采用簡易鋼架大棚,頂部鋪薄膜,四周圍防蟲網,實現避雨防蟲;配套建設集水池,棚內采用膜下滴灌技術,實現精準施肥。
高山蔬菜基地應落實生態保護和生態栽培措施,修筑生物埂配合順坡斜向開畦減少坡面徑流,控制水土流失;嚴禁開荒和陡坡地種菜。避雨栽培配合地膜覆蓋減少雨水沖刷。調酸補鈣配合增施含有益菌群的功能有機肥保育山地土壤。
來源: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農業農村部蔬菜專家指導組 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