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以上,蔬菜尾菜和菜秧利用率達60%以上,農業廢棄物全年資源總量約8.6萬噸……延慶區積極將各類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變“廢料”為“肥料”,推動綠色農業發展。
截至目前,本區在康莊、大榆樹、八達嶺、張山營、延慶、舊縣、永寧、千家店、香營等9個鄉鎮布局15個站點,開展農作物秸稈、蔬菜尾菜、果樹剪枝三類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技術探索與示范工作,推動全區農業綠色發展。
在位于大榆樹鎮的北京綠惠種植專業合作社內,從鎮域內回收的秸稈、蔬菜尾菜被粉碎后,同畜禽糞便進行摻拌,堆成條垛并撒上發酵菌劑,在翻拋機的均勻翻拋下,堆好的肥料經過內部高溫發酵過程將病菌和草籽殺滅,再次翻拋降溫后成為很好的肥料。為縮短發酵時間,提高肥料質量,減少肥料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污染,合作社引進了納米膜智能堆肥發酵技術,這種處理方式不僅將秸稈和菜秧堆肥的整個處理過程由原來的1—2個月縮短至現在的2個星期左右,而且處理場地無需硬化,不用翻堆,大量節省了人力物力,納米膜覆蓋還能有效阻止臭味氣體、氧化亞氮等污染氣體的排放,從而實現農業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和循環使用。
肥料質量不但關系著農作物產量和質量,也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在位于舊縣鎮的北京東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的自檢化驗室內,工作人員將檢測試劑緩緩滴入預處理好的肥料樣品中,又用精密的PH測定儀測定肥料的酸堿度,并同步測定有機質、總養分、含水率、種子發芽指數等指標,確保肥料符合國家標準。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北京東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多項自有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將農林廢棄物進行全過程工業化環保達標處理,農林廢棄物處理周期從原來的30天縮短至15天左右,并實現臭氣和粉塵的全過程全量回收。公司6000平方米的發酵生產車間年可處理農林廢棄物達30萬噸,可產出有機肥、生物有機肥、土壤調理劑、復合微生物肥等產品近10萬噸。
“我們將農林廢棄物回收、加工生產成有機肥料,并在實驗室通過專業儀器檢測,確保肥料質量達到NY525—2021有機肥料行業標準,切實從源頭提升綠色農業發展質量。”北京東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亮說。
據了解,自2021年8月至今年4月,本區農作物秸稈、蔬菜尾菜、果樹剪枝等循環利用處理站,共產出有機肥和堆肥89251.8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以上,蔬菜尾菜和菜秧利用率達60%以上,有效降低了農業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農業廢棄物處理站和機械化作用,通過種養結合、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形成技術先進、集約高效、布局合理的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體系,使延慶區的綠色有機農業快速發展。”區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郭北寧說。
來源:延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