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贛縣王母渡鎮軒轅春秋農莊,高精度的傳感器、攝像頭監測點宛如田間地頭的“天眼”,記錄和傳輸農作物的各種生產環境數據。該農莊運營團隊負責人劉楊告訴記者,農莊踐行數字化果園種植標準,依托物聯網技術,對農作物實行實時“四情”(蟲情、災情、苗情、墑情)監測,農戶可通過手機或電腦精準控制種植過程中的水、肥、藥,有效降低了10%以上的生產成本,減少了50%以上的水土流失。
乘著數字經濟發展的東風,我市全面開展農業物聯網應用試點示范,大力推動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重點農業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中的應用。目前,全市共有全省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企業)27個,其中今年新增13個。
我市著力引導一批企業開展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如興國縣桃仙生態農業園物聯網示范基地,引進最先進的智能物聯網蔬菜種植模式,集現代蔬菜種植、種苗繁育、農產品銷售、物流配送于一體,實現智能化生產。著眼于提升漁業生產智能化,全市建成12個漁業物聯網項目,用于水質在線監測、智能控制管理、遠程會診、視頻監控、手機智能控制等。我市還將5G、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相結合,著力建設“智慧果園”,依托5G贛南果業大數據服務平臺,實現數字果園、精準種植、科學預警、智慧營銷、區塊鏈溯源和農事指導等功能。目前,全市共有會昌、安遠、信豐等縣超過2000個35萬畝果園納入該平臺,助力贛南果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來源:贛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