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低產田占比高達2/3以上,優質耕地資源十分緊缺。中國農科院啟動的‘沃田科技行動’,聚焦東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鹽堿地、設施農地及后備耕地等七塊地的保護與改良。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平均耕地等級提升1級,通俗來講,也就是平均畝產提升100公斤。”在12月15日舉行的中國農科院“沃田科技行動”啟動儀式上,中國農科院同日揭牌成立的國家耕地科學中心耕地科技創新總首席科學家、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表示。
我國耕地改良需求迫切
2021年8月發布的“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顯示,我國現有耕地總面積19.18億畝,人均耕地約1.33畝。與此同時,高質量的耕地更加缺乏,中國農科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孔明介紹,“我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近20%的人口,得益于土地釋放的生產潛力。但總體看,我國耕地資源‘三少’特征凸顯,即人均耕地少,高質量耕地少,可挖潛耕地資源少。在數量上,人均水平較1996年下降0.26畝,人地矛盾日益尖銳。在質量上,據農業農村部2019年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顯示,全國耕地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十個質量等級,其中,一等到三等耕地僅占31%,中低產田占比高達2/3以上,優質耕地資源十分緊缺。”
同時,大量耕地面臨著生態壓力,吳孔明介紹,長期以來的高投入、高產出導致耕地長時間處于超負荷利用狀態,化肥、農藥、灌溉、地膜、秸稈、畜禽糞污以及機械等耕作活動對土壤頻繁擾動,土壤質量退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突出。因此,加快耕地科技創新,加快實現耕地科學保護和利用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據介紹,“沃田科技行動”,是農科院基于“破解耕地要害問題”的需求而啟動的,并成立中國農科院國家耕地科學中心。以“沃田科技行動”牽引,集聚中國農科院全院農業資源與環境、作物學、植保、農業工程與機械、信息等學科優勢資源與力量,攻克耕地基礎前沿科技,破解關鍵“卡脖子”難題,支撐我國“藏糧于地”戰略落實落細。
“七塊地”各有困境待解
東北黑土地、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南方旱地,這“四塊地”是我國糧食主要產地,一直以來備受矚目。尤其是黑土地,多年以來,黑土地的退化問題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
吳孔明介紹,在過去,中國農科院所屬10多個研究所,組建了30多個創新團隊,在東北黑土地有機質提升、南方低產水稻土改良、南方紅壤酸化防治、糧食作物養分資源高效利用、農田面源污染監測、高精度數字土壤、高標準農田智能監測監管等領域取得了多項成果,先后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20余項,培養造就了以劉更另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耕地科技領軍人才,形成了農業農村部三大精神之一的“祁陽站精神”,這也為“沃田科技行動”的開啟提供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沃田科技行動”中,增加了“三塊地”,即鹽堿地、設施農地和后備耕地。對此,周衛表示,鹽堿地面臨著水分資源限制、耐鹽種質不足、灌排不配套、地力水平低等問題,未來,將在鹽堿發生及治理等機理、改良技術研發、產品創制等方面進行攻關,爭取將鹽堿地耕地地力提升1-2個等級。后備耕地,即可開墾和開發的土地,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區劃所研究員羅其友介紹,根據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可挖掘的耕地大約有3000多萬畝,這些后備耕地,大多是荒地、灘涂、廢棄場地、復墾場地等。周衛介紹,在開發后備耕地方面,未來主要會集中在土壤熟化、障礙消減、污染防控技術與產品研發等方面,進行科技攻關,建立耕地質量提升模式。
未來目標示范區增產10%以上
改良現有耕地,科技攻關的主要方向是什么?周衛介紹,未來將在土壤組學、生物固氮、有機培肥、酸化阻控、鹽堿改良等10個方面進行重點突破。同時,還將強化科技基礎性工作,如開展長期耕地質量定位科學聯網觀測、建設數字土壤、智能監測體系等。此外,還將加強建設科技創新平臺,比如此次組建的國家耕地科學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據介紹,“沃田科技行動”是中國農科院今年繼“強種科技行動”之后的第二個重大科技行動,這一行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提升耕地科技創新水平,支撐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農產品有效供給;構建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的理論與技術體系,建設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試驗示范樣板區,示范推廣1億畝,輻射帶動3億畝;耕地質量退化得到有效遏制,農田地力總體提升1個等級,產量提高10%以上。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