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以其獨特的優勢,為智慧農業注入強大動力。記者從安徽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安徽省在亳州市譙城區,宿州市埇橋區,阜陽市潁州區、太和縣4個縣(區)開展“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單產提升試點,試點示范區面積2135畝,集成應用“北斗+智慧農業”技術,達到了預期效果。經專家田間實測,示范區平均單產765公斤/畝,較當地縣域理論平均單產提升43.36%,綜合測算畝均節本增效300元以上,充分顯現“北斗+智慧農業”在提升玉米質效方面的巨大潛力。
“北斗”播好一粒種。在玉米播種期,應用北斗導航精量播種技術,精準控制行距、株距,實現播種作業“零漏播”、直線行駛“零偏航”,玉米均勻密植和一播全苗壯苗,玉米播種出苗率均在95%以上,與常規種植相比,畝株數增加1000株以上。
“智慧”管好一片田。依托玉米生長模型,應用智能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水肥按需分次、局部定向供給的遠程控制,單位產量節水節肥10%以上,特別是在今年安徽省玉米播種期干旱、花粒期高溫等不利因素情況下發揮了重要作用。結合玉米病蟲害信息自動化采集分析、監測預警,開展關鍵環節病蟲害防控的無人機智能精準作業和高效植保,綜合防效提高了5%至8%,同時,結合烘干貯藏一體化,籽粒霉變率降低10%以上,實現了節本增效和量質協同提升。
“北斗+智慧”收好一粒籽。收獲期,探索籽粒生理成熟和水分含量智慧化測定,保證完熟且水分低于28%以下收獲。應用高效低損智能收獲機加裝北斗按照播種路線進行精準收獲,經測算,落穗率降低1.5%以上、落粒率降低1.0%以上、籽粒破碎率降低1.5%以上,實現顆粒歸倉。
安徽省農業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安徽省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總結形成了一套以北斗導航精量播種、天空地一體化監測預警、水肥遠程精準調控、無人機精準化控、智慧化田間病蟲害防控、北斗導航高效低損智能收獲等為主的“北斗+智慧農業”支撐玉米單產提升的技術模式。下一步,將繼續總結提煉,加大集成推廣力度,推動數字化技術與大田生產的深度融合,助力安徽省糧食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和江淮糧倉建設。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