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立足資源稟賦優勢,培育壯大特色產業,拓展“六個空間”,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效益,全力打造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
拓展物理空間,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甘州區全面摸清轄區戈壁等未利用地資源狀況,堅持招商前置、運營前置打造3個戈壁設施農業集群,建設智能化日光溫室示范點49個7115畝、雙面保溫鋼架大棚和連棟鋼架拱棚168萬平方米,萬畝蔬菜鄉鎮8個、千畝蔬菜村52個,蔬菜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以上,打造全國蔬菜產業集群重點縣。著眼擴繁增量、延鏈提質,建成人畜分離肉牛養殖場區157個,培育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4個、數字化牧場11個,培育萬頭肉牛鄉鎮10個、千頭村75個、百頭社567個,全區牛飼養量達到49.55萬頭、奶牛存欄4.56萬頭,打造全國優質牛肉生產基地、黃金奶源基地。
拓展技術空間,強化科技創新賦能。聚焦“加力培育全國現代種業發展高地”,甘州區深化與國投種業合作,上線運行“種子產業互聯平臺”,加快推進種子交易平臺建設;充分發揮西北科研中心作用,建設氣候實驗室,推動玉米制種由“南繁北擴”向“北繁北擴”突破。圍繞建良地、育良種、推良技、出良品、創良市“五良”目標,建成有機蔬菜生產基地1.2萬畝,與世紀椿芽、蕓嶺鮮生等企業深度合作,推動供應鏈技術變革和效率提升。大力推廣良種、良舍、良料、良法、良醫“五良”養殖法,每年安排300萬元選育入庫群母牛1980頭、種公牛20頭,推動牛產業由“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
拓展加工轉化空間,推動農業增值增效。甘州區堅持做足“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畜頭肉尾”文章,圍繞建設全國玉米制種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全力推動國家玉米種子產業園實體化運營,大力培育和引進龍頭企業在本地注冊、研發、生產、加工、銷售,力爭年產玉米種子穩定在3億公斤以上、供種量占全國用種量30%,全產業鏈產值達到50億元。聚焦打造全省十大預制菜產業園,制定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加大預制產品研發力度,年內全區蔬菜加工轉化率提高到70%以上。積極推廣“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的前進模式、企業集中養殖+農戶分散育肥+訂單收購+收益分紅的云鑫模式,力爭肉牛、奶牛飼養量分別達到45萬頭、4.5萬頭以上,就地加工轉化率分別提高到20%、25%以上。
拓展農業資源價值衍生空間,促進三產融合發展。聚焦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甘州區深度挖掘農業資源多元價值,大力發展莊園經濟,加快推動娟姍牛特色莊園建設,持續提升靖安草莓莊園、黨寨有機果蔬莊園等發展質效,打造鄉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探索發展“田園綜合體+新型城鎮化”路子,依托中心集鎮和已建成的50多個鄉村建設示范點,大力發展農文旅融合新業態,吸引更多市民到鄉村觀光體驗消費。
拓展市場化、品牌化空間,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甘州區全面實施“甘味”品牌營銷戰略,入圍“甘味”區域公用品牌1個、企業商標品牌14個,認證“三品一標”產品109個,建成品牌運營中心、張掖老街等特色農產品銷售集散區6個。深化與一畝田等知名營銷企業的合作對接,積極推進西部農都、河西走廊國際農食交易中心建設,構建“農企對接”“農超對接”的農產品流通網絡體系,在山東、湖北等14個省市建立零售點及倉儲配送中心,助力甘州“土特產”融入全國“大市場”。
拓展深化改革空間,激發鄉村發展活力。甘州區深化村集體經濟公司化運營改革,今年以來227個村集體經濟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12萬元。深化玉米制種基地競爭性配置改革,為52戶企業配置玉米制種面積71.3萬畝。搶抓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重點縣建設機遇,推動鄉村兩級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站(點)全覆蓋,培育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370家,服務農戶7.6萬戶。探索推行蔬菜基地品牌化配置,打造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蔬菜基地3.3萬畝。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自愿有償退出改革,探索“地災搬遷、征地拆遷、產業發展”3種模式,老舊房屋等閑置低效資產加速盤活。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