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巴南區姜家鎮蔡家寺村元塘社“十黑大院”,村民江朝均起了個大早,來到雞舍內飼喂雞群。
這些雞群與平日常見的肉雞有點不太一樣:黑爪、黑羽、黑頭,全身上下通體呈黑色。
“這是我喂養的黑雞,相比于普通的雞,其所含蛋白質更為豐富,營養價值更高,賣價也高。”江朝均介紹。
在蔡家寺村,不僅有黑色的雞、黑色的玉米,就連田里的稻米,以及圈舍里的生豬、鴨鵝等,都是黑色。目前,蔡家寺村已形成了“黑五谷”(即黑米、黑玉米、黑豆、黑小豆、紫薯)和“黑五牧”(即黑豬、黑雞、黑鴨、黑鵝、黑山羊)的“姜家十黑”特色產業。
去年,巴南區以“院落”“院壩”“院灣”為中心,全面啟動“巴適小院”創建行動,蔡家寺村也以“姜家十黑”產業為基礎,打造“巴適小院”——“十黑大院”,發展“食黑”庭院經濟。
走進“十黑大院”,院內農房依著地勢起伏,分布在池塘周邊,每家每戶屋后,建有標準化智慧雞舍,而農房的外墻上還印畫著黑雞、黑鴨、黑玉米等“十黑”元素。農戶在原有的“姜家十黑”產業基礎上,探索發展出黑斑蛙養殖,以及休閑垂釣業態,定期還會舉辦“食黑壩壩宴”活動。
“蔡家寺村‘十黑大院’是巴南區打造‘巴適小院’發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巴南區城鄉一體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例如二圣鎮集體村清華寺院落,依托云林天鄉國家4A級景區,打造庭院“花”經濟;安瀾鎮平灘村灣草房院落,通過發展鄉村民宿,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豐盛鎮油房村落凼院落,則是通過建立網絡銷售平臺,助力當地銷售蔬菜、青脆李等。
與此同時,巴南區部分鄉鎮還通過打造“巴適小院”,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治理。
在巴南區麻柳嘴鎮平橋村張家灣,村民肖復金與肖孫雖是堂兄弟,但此前的關系并不融洽。去年6月,一場大雨沖垮了二人房屋中間的廢棄豬圈,兩家的后檐溝被泥沙堵住。
這間豬圈是肖復金的大哥肖復明所有,肖復明搬離院落后,肖孫便誤以為是肖復金在管理。
村民余元珍是張家灣“巴適小院”的院長,肖復金、肖孫之間的矛盾糾紛,由她出面進行調解。情況說明后,余元珍勸導兩人各退一步,同時召集院內村民,幫助兩人清掏堵住的后檐溝。最終,這對兄弟握手言和。
除平橋村外,一些村鎮在打造“巴適小院”的同時,也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鄉村治理模式。
例如,南彭街道塔落村野舒溝“巴適小院”,通過打造“黨群議事廳”,引導村民說事、議事、主事;惠民街道沙井村文家園“巴適小院”,利用“巴小智”鄉村治理服務平臺,創新“四聯共治·數字賦能”模式,實現志愿者隊伍“聯網、聯巡、聯調、聯育”。
巴南區城鄉一體發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巴南區已打造300余個“巴適小院”,未來計劃打造1000個“巴適小院”以上,以“環境舒適、治理舒暢、文化舒心”為標準,串珠成鏈、連線成片,助力巴渝和美鄉村建設。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