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的高溫炙烤著大地。可走進位于上海市青浦區香花橋街道東斜村的上海康然農業專業合作社,卻感覺很涼爽,大棚內果農正忙著采收翠冠梨。
“以前高溫天,我們都是早晚工作,早上5點到9點,下午4點到7點,現在有了設施大棚,中午在棚內也不覺得特別熱。”果園工人邊說邊熟練地用剪刀采下一個大梨。
棚內,碩大的蜜梨掛滿枝頭,沁人心脾的梨香味撲面而來,沿著梨樹望去,連棟大棚內頂部覆蓋了一層黑色布簾,有效阻擋了太陽光線的直射,四周的棚膜均被收起,棚內通風性能極好。根據室外監測面板顯示,室外溫度35.3℃,而棚內體感不超過30℃。
“我坐在辦公室里,看手機就能知道棚內的溫度濕度,溫度高了,就通過手機控制打開棚膜、蓋上遮陽層,特別方便。”康然都市農業園負責人陸敏介紹,棚內還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系統、溫室物聯網及環境監測系統及其他農業配套設施,讓農業生產更加智能化,達到省工、省力、省心的良好效果。
如果說,設施農業的建設先從硬件方面為農業的智能化、信息化夯實了基礎、創造了條件,那么科學的栽培技術和生產管理更是為減輕勞動強度、實現省工省力提供了清晰的解決路徑。
節約人工,不僅是要減少用工的數量,更重要的是要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使農業生產管理變得更加人性化。在康然合作社的連棟大棚里,采用的是主干形栽培模式,寬行密植,就能讓小型機械直接開進大棚,穿梭于梨樹間進行起壟、翻耕、除草等作業,實現果樹生產過程中的“機器換人”。
“三行翠冠、一行早生新水”的種植方式,使兩種梨花自然交叉授粉,就能大大減少人工授粉的需求,從栽種初期將梨樹特性與“省人工”綜合研判。將黃花苜蓿撒在梨樹周圍,待其自然枯萎后翻耕入土,是秋冬季節的生草技術,能有效提升土壤肥力,花“小力氣”換好土質的小技巧。
據介紹,該合作社用于種植梨樹的土地面積有100余畝,除去零散空地、道路、倉庫等基礎設施,實際種植面積包括30畝設施種植和60畝露天種植面積。建園伊始,該合作社就在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林木果樹研究所的指導下進行科學生產種植與技術推廣,100多畝果樹綠色生產基地的日常農事工作只需6個人,就采收來說,最忙的時候約20名工人,目前近尾季,僅需要3~4個工人,平均日采收兩三千斤。
“其實只要讓梨充分日曬,每天成熟的量可以大大增加,但我們目前的銷售量在每天兩三千斤,這樣正好持平。”談到銷量,陸敏表示,開市客等較大的采購商也前來溝通,希望能采購康然這樣綠色生產基地出品的梨,但雙方未在價格與供應量上達成共識。或許,這也是果農在市場拓展風險與保持穩定發展之間的一種權衡。
“我們希望自己種出來的梨都能有‘好身價’,按照不同品種、不同上市期的梨來計算,禮盒裝的售價平均在每斤14~18元,這是比較合理可觀的。”的確,不追求盲目擴張、穩扎穩打,保持售價、保證品質,是滬郊農人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和硬氣。
該合作社一直以來堅持科技引領,與市農科院林果所合作成立了“上海市農科院梨樹試驗示范基地”。據陸敏介紹,自2018年開始,基地種植了5畝左右由市農科院梨樹育種與栽培專家團隊選育的滬晶梨18號,2020年初次掛果時畝產量已超過1400斤,今年更是達到了2000多斤。滬晶梨果形飽滿,肉脆汁多,清甜爽口,一經上市就深受消費者認可。
如今,滬晶梨家族又新增了晚熟品種滬晶梨67號,目前已在合作社試種二十幾棵,待認證通過方可“轉正”。除此之外,該合作社還大面積種植早生新水梨和翠冠梨,今年全園梨產量約11萬斤,產值在80余萬元。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