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旬,吉林長春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內,“無人農場”的玉米長勢良好。
在這里,春種、秋收均由無人駕駛農機完成,農民無需再走進田間地頭。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無人化,給傳統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實現了讓黑土地產糧更高效的目標。
記者了解到,這片“無人農場”占地1000畝,采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設施、機械等全程自動控制,展示了未來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記者看到,一臺藍色外觀的無人駕駛農機十分惹眼。作為融合信息化技術的現代裝備,該農機具有自動啟停、農具操作、動態障礙自動避讓等一系列“絕技”。
“無人駕駛農機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簡單、行駛路徑規范、軌跡偏差小,直線定位精度能達到厘米級,播種、收獲效果非常好。”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國雙說。
據悉,只需事先在無人駕駛農機操作系統上規劃好導航路徑,它就能按照規定的線路行進。“一部手機就能操作。”陳國雙介紹說。
“無人農場”的“黑科技”不止于此。田間,一組物聯網蟲情信息采集設備讓人眼前一亮。“這套設備能誘捕害蟲并拍照上傳至智慧平臺,通過自動分析可識別并監測近50種害蟲的發生情況。同時‘無人農場’里安裝了28個物聯網太陽能殺蟲燈,通過誘導、電擊消滅害蟲,綠色防控有效減少了農藥使用量。”陳國雙介紹說。
據介紹,該農場信息感知系統還構建了天空地一體化感知體系,利用衛星和無人機遙感傳感器、田間綜合監測站、物聯網傳感系統自動監測作物生長環境、長勢及病蟲害等農情信息,并傳輸至智慧云平臺及智能農機管理系統,實現了以智能技術賦能智慧農業。
陳國雙介紹,“無人農場”實現了玉米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探索形成了以智能農機為手段,以清潔能源系統、農業數據網絡、模型與算法、信息安全體系為依托,智慧化服務黑土地保護與利用的現代農業生產體系。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