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農業是將數字化信息作為農業新的生產要素,用數字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的新興農業發展形態,是數字經濟范疇下用數字化重組方式對傳統產業進行變革和升級的典型應用之一。
未來數字農業的發展趨勢
以“數字化”為特征的現代農業4.0是毋庸置疑的未來,數字農業將帶來更高的產業效率,更公平的價值分配,更可持續的發展方式。我們認為中國數字農業的發展將呈現以下六大趨勢:
數據供應定制化
數據資源是發展數字農業的基石。目前中國數字農業面臨數據采集成本較高的困境。
隨著數據思維深入人心,數據采集的組織成本將大幅下降;隨著農業物聯網的升級換代、公共數據的不斷開源以及從業者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數據采集的顯性成本將不斷減少。未來所有的農業產業單元都將擁有定制化的數據供應系統。
而且,數據倉庫里的靜態資源將隨著擁有者的數字化能力提升而不斷流入產業鏈,通過交換、融合或再生,去不斷創造價值,實現業務的數字化驅動。
數據模型國產化
發現數據價值是數字農業發展的動力之源。以色列可以把硬件設備賣給我們,卻絕不開放后臺系統,因為真正的核心技術是實現數據價值的模型。
當下,隨著大國科技競爭的加劇,引進科技成果的壁壘不斷增高,而且由于國內外農業業態差異大,我們無法套用國外的模式與模型。
另一方面,中國不斷鼓勵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產業與學術、農業與數據科學的跨界合作正在逐步深入,因此實現產業核心數據模型的自主研發是大勢所趨。
農業機械智能化
機械化與智能化之間只隔著一個“數據驅動”的距離。中國制造2025戰略明確把“智能制造”作為主攻方向,順應市場潮流,海爾、金風等老牌制造廠商已經積極開展數字化轉型,尋找新的增長點。
農機廠商也必將不斷利用數據為機械賦能,適應數字農場的場景需求,實現從制造商向服務商的轉型升級。
產業鏈虛擬化
隨著農業產業各環節數字化程度的有效提升,當數字化的機器智能與商業智能走進生產與經營,產業鏈將不斷走進網絡,在網絡世界逐步完成現實的數字化映射。
產業鏈虛擬化將進一步推動消除信息不對稱,提高產業效率,發現新的增長。
供應鏈金融普惠化
近年來供應鏈金融迅猛發展,據測算,到2020年,中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可達14.98萬億元。供應鏈金融是產業優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優化資金流來促進產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通過物聯網、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的應用,數字農業將有效推動中小企業有機的融入產業網絡體系,為供應鏈金融普惠化提供堅實的產業基礎;同時,農業產業虛擬化進程所帶來的產業信息透明化和主體信用可追溯也將為金融風險的量化管理提供切實的保障。
數據安全增強化
無論是農田數據還是企業的經營數據都是反映從業者生產經營狀況的關鍵信息。數據帶給產業動能的同時,也存在被濫用的風險。
因此,數據安全是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基本保障。存儲和應用數據的信息化系統安全性的訴求將不斷增強,數據權屬問題也將隨著法律的完善而得到妥善解決,解除產業數字化的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