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廣東、福建等地發生洪澇和地質災害,北方部分地區旱情發展迅速,南澇北旱特征明顯。
此時正值秋糧生產關鍵時期,農業防汛抗旱形勢嚴峻復雜,抓好農業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是當前“三農”系統最緊迫的任務。
預計未來10天,內蒙古中東部、華北、東北地區中南部、西北地區南部和東部、新疆沿天山等地累計降水量有30至80毫米,黃淮、江淮有50至120毫米。
其中7月1至2日,河北中南部、山東大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旱情緩解。
7月4日至8日,西北地區東部、華北、黃淮降水增多,晉冀陜魯等地農業干旱有望解除,利于夏播作物苗期生長和春播作物穩健生長。
黑龍江大部氣溫回升,利于春玉米、水稻等作物恢復生長以及前期土壤過濕田塊排澇散墑。
7月3日之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強降水仍將持續,江淮、長江中下游沿江附近、江南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1至2倍,與前期強降雨區域重疊,極易導致農田出現漬澇災害,不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在地作物生長發育。
7月3日至8日,江南、華南等地將出現高溫過程,易導致早稻高溫逼熟,晚稻苗期高溫熱害風險較高。
那么,如何防范農田“旱澇急轉”?這些農事建議可以參考借鑒。
東北地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旱田及時中耕除草追肥,水田保持淺水促分蘗,促進作物健壯生長;黑龍江東南部搶抓晴好天氣,積極排澇散墑。
甘肅、新疆避開降水時段及時收獲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華北、黃淮等地需提前疏通溝渠,雨后及時排澇降漬,防范“旱澇急轉”。
南方降水偏多地區做好排水除澇,縮短作物淹水時間,防范農田漬澇災害疊發重發,降雨結束后根據作物長勢追肥,促進作物恢復生長。
早稻產區應注意以水調溫,減輕高溫對抽穗灌漿早稻的不利影響。此外,各地需加強病蟲害的監測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