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極端氣候出現的頻率增加,對經濟的影響也在加大。農業由于自身發展特性,很容易受到氣候因素影響,遭受到的損失更大,由此也影響到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并對全球糧食安全產生不利影響。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多個國際組織和機構今年4月共同發布的《全球糧食危機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816億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問題。而地緣沖突、極端氣候和經濟危機等因素將導致局勢惡化。
如何解決極端氣候對農業影響這一全球挑戰?發展氣候智慧型農業不失為一種應對思路。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為,氣候智慧型農業的關鍵在于有韌性、能夠適應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以此增強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社會經濟發展。
世界銀行將農業、糧食、水和土地確定為應對氣候危機所需的關鍵轉型要素,計劃每年為氣候智慧型農業投資30億美元,支持各國提高生產力、提高抵御能力并減少農業食品系統的溫室氣體排放。
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報道稱,Climate AI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全球范圍內得到應用,范圍從美國拓展到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拉丁美洲。該平臺知道何時種植,以及作物何時開始開花和結籽。對天氣的前瞻性預測還能幫助農民更好地管理作物生產。
美國環保協會氣候智慧型農業副總裁布里特·格羅斯曼在不久前舉辦的一場關于全球糧食安全的論壇上介紹,協會與農民合作,根據當地具體的條件和環境,在以更低的環境足跡提升產量和收入的同時,建設更好的氣候韌性。此外,按照不同的計量方法,農業的碳排放可能占到全球的10%到20%,減少化肥的過多使用、碳匯建設等也有助于減排,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好環境。
格羅斯曼介紹,在美國有很多政府投資和私營部門的金融支持用于氣候智慧型項目和激勵機制,包括風險的保障等。非政府組織也在開發新的工具,幫助農民做出正確決策,讓農業實現更有韌性的發展。比如,高效使用肥料;探索提供資金支持農業轉型包括氣候智慧型的大宗商品項目來建設供應鏈,主要是一些大型食品行業的公司通過與農戶合作,幫助他們實現更具適應性的農業;開發氮平衡工具,幫助農民計算作物氮的需求量,哪些是自然來源,哪些需要人工肥料去補充。
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食品、農業和生物工程系教授凱倫·曼克爾看來,有些時候,智慧型農業并非全是高科技的東西,而是把傳統實踐進行現代化,不斷進行改善,從而應用到小農戶實踐中去,比如魚和水稻共養的密度、不需要進行翻地的耕種方法等。
在中國,氣候智慧型農業也在蓬勃發展,為作物種植提供新途徑。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副研究員康春鵬介紹,2022年中國智慧農業在農業生產信息化率方面達到27.6%,大田種植生產信息化率為26.6%。近年,中國運用了北斗、無人機等技術,打造智慧農業基地,建立大數據平臺,先進技術在提高農業產量、節約成本方面大有可為。一些企業專門提供智慧化服務,農產品電子商務也得到發展。
不過,目前中國氣候智慧型農業的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極端氣候影響的數據和信息還很薄弱;需要采用新技術、新思路、新模式,而不是單純追求高產品種;需要增加新的投入,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需要解決項目組織實施較困難、農戶的參與度不高等問題。
當前,全球正處于大變局中,技術也在蓬勃發展,對可持續農業的認識度和接受度正在不斷提高,全球合作的探索腳步也沒有停頓,更智慧地應對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挑戰具有深遠意義,也極具潛力。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