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含量接近400百萬分率,2050年或將達到500百萬分率。這意味著,未來的種子在全球氣候持續變化的情況下,要保持高產穩產,將會面臨巨大的挑戰。”5月29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BMGF)首屆農業研討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家洋在題為《糧食安全與種業科技創新》的主旨報告中提出了這個重要課題。
當前,全球農業糧食體系受到極端氣候、地緣沖突、經濟衰退、自然資源短缺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全球糧食安全面臨嚴峻挑戰。“世界各國只有攜手合作,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化為行動,愿景轉為現實,才能更好應對全球糧食安全挑戰。科技創新對加速全球農業與糧食體系轉型這一過程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在主持開幕式時表示。
如何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本次研討會上,來自15個國家的25位海外農業科研專家,以及國內農業科研機構與高校等近300位專家學者聚焦“農業綠色發展的前沿技術創新及其應用”主題展開了研討。專家認為,大力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保障全球糧食安全,是農業科技界的共同目標和面臨的重大命題。
“能否通過改變作物的繁殖方式,來提高育種效率?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幾年前我們啟動了‘優薯計劃’。該計劃將馬鈴薯從4倍體轉變為2倍體,從而使其從種薯繁殖轉變為種子繁殖。這樣一來,我們可以將馬鈴薯的育種周期從原本的10—12年大幅縮短至3—5年,并且將其繁殖效率提升1000倍。如今,一個種薯能繁殖出10個馬鈴薯。這一變革實現了馬鈴薯從種‘薯塊’到播‘種子’的顛覆性轉變。當然,這種創新方法不僅僅局限于馬鈴薯。”中國科學院院士黃三文提出了解決方案。
“未來食品的發展趨勢是把食品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三種技術高度融合,生產我們所需要的各種食物。”中國工程院院士單楊建議,以未來食品為出發點來應對糧食安全挑戰。“未來食品將變革傳統食品工業的制造模式,因為它更注重人與地球的共同健康。”單楊說,未來食品要進行新食品原料與功能食品原料創新,解決食品安全與營養問題,同時還要解決食物供給和質量問題。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主辦,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承辦。(記者:馬愛平 張佳星)
來源: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