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推動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發展,促進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形成綠色低碳供應鏈。近年來,我國在廢棄物循環利用領域持續出臺相關政策,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已成為綠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廢棄物循環利用的領域不斷拓寬,涵蓋了從傳統工農業廢棄物到退役動力電池、光伏組件等新興廢棄物的方方面面,利用方式持續優化,產業規模穩步擴大,綠色生活方式漸成時尚。
再循環工廠一年拆解廢舊家電200萬臺
不斷完善的回收再生體系助力“以舊換新”
不久前,家住北京的李女士通過平臺回收的形式,在一個叫“轉轉”的二手閑置交易平臺上轉讓了手機等家用舊電器。近年來,她身邊有越來越多的人通過閑魚、轉轉等二手閑置交易平臺處理家里的閑置物品,在這里,舊衣服、舊電器、舊箱包都能通過平臺實現資源的二次利用,發揮新的價值。
在位于山東省青島市的轉轉集團二手智能質檢中心,每天大約有2萬多臺回收的二手數碼產品來到這里。在中心的車間內,先進的設備會對數碼產品進行數百道工序的專業檢測,具有流通價值的會被按照“99”新、“95”新等標準進行評估定價,再賣給有需要的人。而經鑒定不具備流通價值的,則會被送去拆解回收。有數據顯示,每噸廢舊家電所拆解出的貴金屬等可再生資源能夠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約4.7噸,為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重要助力。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要求實施設備更新、消費品以舊換新、回收循環利用、標準提升四大行動。這對完善舊家電等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我國各地都在不斷推進廢舊物資回收網絡的建立和完善,不少家電企業也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回收中心和循環工廠。
在家電企業海爾集團的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內,6條全自動家電拆解線、1條靜電色選線、1條清洗分選線、13條高品質造粒線高效運營,憑借先進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技術,工廠可以在一年拆解廢舊家電200萬臺。
在白色的冰箱智能拆解線上,一臺臺廢舊冰箱通過立式破碎、多級分選等多個工序,被拆解為不同材質的材料,金屬被吸出,塑料經清洗后制成塑料粒子,之后會被制造成新的塑料產品,而泡棉則會被改性再生。據統計,在工廠內,每一萬臺冰箱可拆解出約386噸鐵、90噸塑料以及14噸銅和6噸鋁。
在一些人的固有印象中,再生材料一般純度低、性能會減弱,只能用來制造一些級別較低的產品。但在海爾智家再循環互聯工廠,一些再生材料的性能卻不比原生材料差。就拿塑料來說,憑借高品質的塑料清洗分選線和高品質的擠出造粒線,回收塑料在經過數十道工序處理之后可達到99.9%的純度,一些再生塑料所存在的黑點、異味等問題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目前,海爾集團的家電回收網絡已經覆蓋了全國2800多個區縣,并以此構建出一個“回收—拆解—再生—再制造”的綠色循環生態體系,回收拆解出的塑料、鐵、銅、鋁等20多種材料都能物盡其用、變廢為寶。
在國家發展改革委不久前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表示,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出臺以來,北京等大多數省區市印發落實方案,因地制宜出臺制造業貸款貼息、以舊換新補貼、消費券等支持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需求正在持續釋放。隨著相關政策持續落地,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正參與到這項工作中。
從回收站走向商品貨架
“藍色循環”讓海洋廢棄塑料重獲“新生”
浙江省臺州市,浙江藍景科技有限公司的造粒工廠內,一顆顆塑料粒子經過加工,變成一個個精美的手機殼。乍一看,這些手機殼和普通的手機殼并沒有什么不同。但掃描產品上的二維碼后,你會發現,這些手機殼的原材料居然是那些曾被人視為垃圾的海上廢棄塑料物品。
從回收、轉運到加工再制造,海洋塑料是如何變成嶄新的生活用品重新煥發價值的?這要從發源于臺州市椒江區的“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說起。
浙江省臺州市是一座坐落于東海邊的城市,日益增長的海洋塑料垃圾曾一度成為困擾城市生態環境和綠色發展的一個難題。
臺州市生態環境局椒江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相比于陸地的廢棄塑料,海洋塑料垃圾處理起來的難度更高,一方面垃圾分散,一部分漂浮在海面,還有一部分沉到海底,收集起來費時費力,人力成本高;另一方面經過長期海水浸泡,海洋塑料中氯離子含量比較高,生產過程中工藝需要調整,導致加工成本也高。過去,海洋塑料垃圾的處理一直是政府部門“唱獨角戲”,處理效果也很有限,這種僵局持續到2020年,最終被“藍色循環”的新模式所打破。
作為一種海洋廢棄物治理新模式,“藍色循環”本著“政府引領、企業主導、產業協同、公眾參與”的理念,吸納漁民、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
在回收環節,“藍色循環”采用數字化治理方式,給海洋塑料布下“天羅地網”。在入海閘口、港口碼頭、出海船舶等海洋塑料產生的源頭地方使用衛星、無人機等科技手段進行全方位感知監測,數字化平臺實時將相關指令和數據進行發送,對海洋塑料實施“陸源防控、入海河口(溪閘)攔截、岸灘及海域保潔、船舶垃圾回收”的源頭控制。
為了鼓勵漁民帶回海洋塑料,椒江區建立全國首個《漁業信用評級實施細則(試行)》,根據漁民主動合規納污的情況,綜合測算船東船長個人信用分,主動上交海洋塑料可以增加信用分,而這些信用分可用于申請金融助漁貸款產品。
“通過手機小程序申報,‘小藍之家’就會上門回收,回收價還比普通塑料高很多呢……”近日,大陳島上的漁民們趁著休漁期空閑,在海邊撿拾塑料垃圾,撿到的垃圾最終會交給一個叫“小藍之家”的海洋垃圾末端治理站點。目前,站點登記在冊的“海洋清潔工”已有近百人,其中不少是當地的漁民。
“小藍之家”將回收的海洋塑料進行壓縮破碎處理后,便會送往塑料工廠進行下一步生產。作為參與“藍色循環”項目的生產企業之一,藍景科技的負責人表示,再生環保材料是現在的一種國際趨勢,公司目前已經推出了5種海洋塑料的再生產品,包括手機殼、筆記本、筆、文件袋、衣服等。同時公司還依托“物聯網+區塊鏈技術”,構建起海洋塑料廢棄物“收集—儲存—運輸—再生—制造”全流程可視化的閉環治理體系,讓海洋塑料廢棄物從收集到再生全過程能看得見、可追溯。目前,公司已回收海洋塑料垃圾2664噸,與德國、法國等國際企業就海洋塑料污染治理開展合作,與相關跨國企業簽訂了1680噸的銷售合同。
去年10月30日,“藍色循環”模式榮獲聯合國最高環保榮譽“地球衛士獎”。“從海洋到貨架”,如今,“藍色循環”模式下已有237家企業共同參與到海洋塑料的可視化追溯,讓更多的垃圾變廢為寶。
讓秸稈最大程度物盡其用
生態循環農業為鄉村振興賦能
小滿時節的江蘇省太倉市東林村,各種農作物長勢正旺。這個10多年前村集體資產不足200萬元的“薄弱村”,如今依靠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成了“富裕村”。
“我們村的農業循環模式,概括起來就是‘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個一’模式。”東林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蘇齊芳表示,“一片田”,即東林村以稻麥兩季為主,加上生態果園,主要生產稻麥果蔬;“一根草”,指稻麥產生的秸稈,利用現代化秸稈收儲設備,送至飼料工廠加工成養殖飼料;“一只羊”,是東林村生態羊場養殖本地特色湖羊,平均每只羊每天消耗約3.5斤秸稈飼料;“一袋肥”,就是把羊糞收集進入肥料廠,通過混合秸稈、菌渣等發酵生產有機肥,以提高土壤的有機質含量。
經過多年實踐,東林村已經形成了“種植—秸稈飼料—養殖—有機肥料—種植”的生態循環閉環模式,這種種養結合的“農牧循環”創新之道,把“物盡其用”做到了極致。
“秸稈的循環利用是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從簡單粗暴焚燒回田,到現在的集中收儲,是第一次跨越。我們建設了專門的秸稈飼料廠,采購了先進的秸稈打包設備和飼料生產設備,目前稻麥秸稈收儲能力達6萬畝,年產秸稈飼料6萬噸。”蘇齊芳表示,按照現在東林村的秸稈飼料產能,每年可節約飼料7000噸,相當于增加了5000畝左右的土地。
目前,該市以東林農場為核心的現代水稻產業園區,已實現稻麥秸稈全量增值利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100%,化肥減量達20%以上,農藥減量達30%以上,因長期使用有機肥料,據有關部門檢測,土壤有機質含量逐年提高。米廠、飼料廠以及生態果園等經營主體已吸納320名勞動力就業。
此外,東林村還通過生態循環農業的“綠色”賦能,開發食品生產、生態修復等多種業態,創建“金倉湖富硒米”等特色農產品品牌。同時,通過建設“味稻公園”等農文旅項目,積極推廣本地麥秸畫文創產品,不斷延伸傳統農業價值鏈條,努力推動“農業內循環”向“產業大循環”的跨越發展。
在太倉市,不僅東林村實現了秸稈的循環利用,在瀏河鎮何橋村的糧菇生態循環示范園內,工作人員通過引進集秸稈粉碎、鋪料、開溝覆土、噴淋等一整套秸稈栽培大球蓋菇機械裝備,他們探索建立了“秸稈種菇—基料還田—改良土壤—水稻種植—秸稈種菇”的農業種植循環模式。
糧菇生態循環示范園的工作人員陳俊表示,2023年,園區內消納水稻秸稈約1205畝,大球蓋菇日產量達1800斤,每年園區的畝均產值可達2萬元,每畝效益0.8萬元。不僅如此,在之后的菇渣還田,綠葉菜種植第一、第二茬底肥不再施用后,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了3%。
太倉市農業農村部門負責同志表示,近年來太倉市積極推進循環農業發展,目前,全市發展農牧、農漁、糧蔬及糧菇四種循環農業模式1.52萬畝,力爭到2025年循環農業發展面積超5萬畝,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99%,秸稈綜合利用率保持100%。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