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一早,位于上海奉賢區莊行鎮的群超農副產品產銷專業合作社水稻生產示范基地內,引擎轟鳴聲不絕于耳,數臺插秧機幾乎同時啟動,插下了今年本市較早的一批水稻秧苗。
隨著機器的高速作業,一行行水稻秧苗被均勻栽插入田,水田漸漸“披”上了嫩綠的新裝?!瓣幱晏鞂ξ覀儊碚f是有利條件,水稻秧苗較為嬌嫩,容易受到陽光和高溫的傷害,而適當的雨水則能保證秧苗根系健康生長。”合作社負責人顧永豪表示。
好雨知時節,為水稻生產作業提供了合適的天氣條件,而合作社今年最新打造的現代化自動育秧工廠更是讓生產效率進一步提升。
在合作社玻璃大棚內,記者看到了由四條機械臂、一條流水線、一臺洗盤機、一臺水稻自動加種機和八臺多層循環運動式育秧設備組成的自動化育秧工廠。
據介紹,每臺育秧設備高5.5米,共10層,僅一臺設備單次就可育秧1500盤,足夠覆蓋500多畝水稻田,“目前合作社稻田約500畝,包括200畝的國慶稻,只需一次育秧即可全部完成。”顧永豪介紹,“育秧工廠培育出水稻秧苗根系發達,不散盤、不掉邊、不掉角、運輸方便,大幅度提高了起秧、運輸和機插的效率?!?/p>
據了解,不僅是育秧效率大幅提高,人工成本也顯著降低,原先育秧階段需要人工十多名,現在可以減少到5人。插秧階段也是如此,“以前一臺插秧機包括駕駛員和搬運秧盤的工人,需要配套3到5人,而采用育秧工廠模式,一臺插秧機只需配套1到2人,減少了一半的人工成本,而且勞動強度也大大減輕。”顧永豪說道。
自動化育秧工廠啟用不過短短兩個多月,就已讓合作社感受到了自動化、智能化現代農業設施設備的“威力”,“育秧周期縮短至20天左右,秧苗品質也更高,甚至一度因為秧苗長勢太好,我們選擇減少光照來控制其生長速度。”不過,顧永豪也坦言,這套設備今年還在試驗階段,無論是流水線的速率,還是相關溫度、濕度、燈光數據,還有機械臂的調試,都未能達到理想狀態,“我們未來的目標是由自動化育秧工廠完成育秧,再通過機械臂完成秧盤擺放、遞秧、替換秧盤等工序,最后由無人駕駛農機完成插秧,實現水稻種植階段的全程自動化、無人化。”
據介紹,合作社200畝國慶稻在“五一”長假前能完成插秧工作,“8月末就能收割,9月1日市民應該就能吃上我們的新大米?!贝送?,育秧工廠不僅用于合作社自己的水稻,還為周邊的其他農戶提供育秧服務?!邦A計6月育秧期結束前,我們總共可以完成合作社及周邊農戶共2000多畝水稻田需要的育秧工作。”
“奉賢區今年計劃種植水稻面積17.4萬畝,包括8萬畝雜交稻和9.4萬畝常規稻,這幾天,4000多畝的‘國慶稻’插秧已陸續啟動,其他品種的插秧工作將于5月中旬開始,預計6月下旬能完成全區的水稻插秧工作?!狈钯t區農業農村委綠色農業推進辦主任許冰妍表示。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