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數字農業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在迎接現代農業發展、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浪潮中,如何發展數字農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化黨組書記、董事長李凡榮建議,應大力支持農村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健全農業基礎數據共享機制,完善數字農業產學研合作機制,強化數字農業人才梯隊建設,多措并舉推動我國數字農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支持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繼續出臺支持數字農業發展的相關政策,著力提升農業基礎設施的專業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在智能化水肥一體化系統、變量植保農機等智慧農業設施設備推廣應用方面,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降低推廣成本;針對數字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統籌規劃,制定相關行業標準,并通過創新投融資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健全農業農村數據共享機制。建議國家相關部門整合各類涉農監測平臺,構建農業農村基礎數據資源庫和區域性農業農村數據資源“一張圖”,建立更加靈活的數據共享機制,推動政府主管部門和相關科研單位,有條件地實現農業生產相關數據的開放共享,提升數據獲取、分析、應用能力,為科學決策提供精準數據支撐。
三是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建議圍繞數字農業技術研發與推廣,規劃并設置重大科技專項,立足小農戶發展訴求及產業發展短板,加快建立產學研合作技術體系,組織更多重點技術攻關;強化數字化領域涉農企業的科研主體地位,支持相關企業牽頭攻克核心關鍵技術;鼓勵有實力、有條件的企業搭建行業交流平臺,推動相關領域人才、技術、資源集聚,共同打造解決農業生產經營實際問題的實用型解決方案。
四是強化數字農業人才隊伍建設。建議實施數字農業人才高校培養計劃,支持高校開設智慧農業相關專業,加大實踐教學投入,組織優秀學生進入相關企業接受培訓,為行業發展輸送新鮮血液;深化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支持有實力、有優勢的企業深度參與,與基層農技推廣單位開展技術與人才交流,推進數字技術快速推廣;創新智慧農業農民培訓方式,重點培養符合數字農業發展要求的職業農民和新農人,再通過“傳幫帶”的方式帶動更多農民參與。
來源:農業大數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