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是現代農業的“芯片”,種質資源是育種創新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新疆烏魯木齊)分中心副主任王先生2023年一直與種質資源和種子打交道。
“2023年,我和團隊完成了1400余個植物新品種測試(DUS測試),為植物新品種出具‘身份證’。”王先生說,新品種獲得“身份證”后,研究人員方可獲得受到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
中國生態多樣復雜,很多種質資源的利用率還不高,種質資源開發利用保護任重道遠。為此,王先生和團隊不斷潛心鉆研植物新品種測試方法,研究制定多個表型性狀測試標準和分子指紋鑒定技術標準,填補了十多項國內空白。
2023年,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測試(新疆烏魯木齊)分中心按照DUS測試指南要求,除開展例行DUS測試工作外,還積極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種業企業和育種單位提供DUS測試服務,共承接各類育種單位委托的8種作物品種的DUS測試,出具測試報告500余份,為新疆本地農作物新品種審定、登記和保護提供了測試依據。該中心同時依托新疆豐富的特色農作物資源優勢,制定了西瓜、甜瓜、鷹嘴豆、紅花等11個作物的DUS測試國家標準和農業行業標準,逐步構建起中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農作物DUS測試表型數據庫,為保護和促進新疆乃至全國農作物新品種自主創新和商業育種提供了技術支持。
近年來,以新疆農業科學院為代表的一批科研機構,選育了新冬26號、源棉8號等一批耐鹽堿農作物品種,合計在新疆每年推廣百萬畝以上,為新疆提高鹽堿地開發利用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挖掘、創新對耐鹽堿品種選育意義重大,這成了王先生持續關注的重點。
“通過生物技術對現有資源進行精準鑒定,找到更好的種質資源并加以利用。”王先生說,新疆有300多個耐鹽堿植物品種,把這些品種的耐鹽基因挖掘出來并用于育種創新,就能為新疆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釋放科技產能。
越是繁雜而迫切的工作,就越要沉下心來久久為功。2024年全國兩會上,王先生圍繞“加強鹽生植物種質資源利用支撐耐鹽堿新品種篩選培育”提出提案,為加強耐鹽植物新品種選育積極建言獻策,希望能讓更多農作物在鹽堿地上結出碩果。
作者:劉 毅?來源:石榴云/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