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智慧農業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形式,是未來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對我省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規劃引領智慧農業發展
一是基礎建設方面,借助各類先進網絡技術將智慧農業項目納入政府部門新建項目規劃和重點項目建設中,在農業生產和經營行業中提前構建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平臺以及人工智能網絡等創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設備,吸引更多經營主體進入智慧農業領域。二是資源整合方面,成立統一的組織協調機構,科學整合工信、網信教育、“三農”工作等部門,以及高校和社會科研機構等多方的資源與力量,形成協同推進智慧農業建設的組織架構和體制機制;加強智慧農業項目資金的統籌力度,優化資金使用效益,構建與智慧農業項目建設實際需求相匹配的項目資金管理制度。三是統籌規劃方面,根據智慧農業項目功效比高、數據和算力強大的特點,政府要加強統籌規劃并合理引導,根據規范制度,鼓勵適度流轉農村土地進行規模化經營,提升智慧農業應用場景規模;統籌智慧農業與新一輪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打造萬億級綠色食品集群、推進現代畜牧業轉型升級以及高標準良田建設的關系,將智慧農業作為積蓄新發展動能的有力舉措。
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水平
一是要做好智慧農業領域中的專項技術研發工作,著力攻克“卡脖子”技術。智慧育種、智慧種(養)殖、智慧畜牧、農作物生長模型、農業生產監測控制平臺系統等都是智慧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核心內容。持續加大對關鍵項目的資金投入力度,以產業基金、企業資金以及政府專項基金等多樣化的方式共同攻克各項產業技術短板。二是要加大智慧農業領域各類通用性技術的應用水平和普及程度。借助國家主導開發的各類智慧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對各個地區的農業資源進行通用化整合,構建與各類通用性技術更加匹配的核心技術研發平臺。三是要加快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大力發展農業農村數字經濟,運用地理信息技術開展農業農村管理數據、空間數據等數據上圖入庫,實現可視化管理。利用互聯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技術,改造提升整個農業產業鏈,提升農業競爭力,拓展農業發展空間。
提高農業經營主體應用能力
一是要加強培訓,提升農業經營主體應用能力。依托新型農業經營與服務主體能力提升、“三區”人才、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雁”項目等各類科技培訓,使農業經營主體切實掌握相關領域智慧農業的技術方法。二是要加強扶持,推動智慧農業項目落地落實。出臺全省統一標準、各地差異發展的智慧農業項目扶持政策,加強對物聯網傳感器、農場ERP、農作物影像分析等智慧農業重點技術的推介,給予相應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三是吸引優秀人才,優化智慧農業從業人員結構。鼓勵相關專業領域的大學生在畢業后積極投身到智慧農業發展領域中,支持他們參與數字化農業和智能農業社會化服務相關的創新創業項目。
推進智慧農業良性循環發展
一是加強數據的采集和共享。建立“天空地”一體化的信息數據收集體系和觀測平臺,全面采集農業產業生產鏈、農業自然資源和種質資源等領域的信息數據。政府相關部門主導建立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互通和共享。二是加強數據使用的標準和規范。針對智慧農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如農業大棚、農機定位、農作物生長和精準化種植等,由本領域的責任部門、專家學者聯同應用單位共同編制更具規范性的信息數據標準,主要包括質量標準、數據形式、數據適應性等方面的具體規范和流程標準,提升所構建的物聯網模塊在數據收集、分析和處理等方面的科學性和規范性。三是加強數據信息的集成和協同。統籌數據中心、云服務、數據流通與治理、數據應用、數據安全等關鍵環節,協同設計大數據中心體系總體架構和發展路徑。優化和升級數字化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將農業物聯網數據與云計算、農業遙感、智能灌溉、農產品質量溯源、農業電子商務、溯源技術、數據倉庫和供應鏈管理進行互動匹配,逐步實現種植、土壤、天氣、施肥、水文、經營等方面數據的集成應用,為農業生產提供自然災害預警、農作物生長實時監測、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治、質量控制和經營決策等各項智能化服務。
建立智慧農業發展示范園區
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在綜合考慮各地區實際發展情況的基礎上,以因地制宜為原則統籌規劃智慧農業示范園區,建立與本地區實際情況最匹配的智慧農業發展模式。二是堅持開放發展。將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等先進互聯網技術與智慧農業發展示范園區建設有效融合,建設更加開放的智慧農業發展園區,提升園區的智能化水平和實際生產效率。三是堅持耦合發展。持續改進示范園區生產經營管理的機制體系,及時完善園區數字化軟硬件設施,主動對接上下游產業鏈條,實現生產經營各環節的耦合發展。
加大智慧農業人才培養力度
一是處理好“智慧”與“農業”的關系。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與傳統農業生產技術的融合,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為傳統農學專業賦能,培養復合應用型人才。二是要處理好“專業技術”與“思想教育”的關系。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引導大學生充分認識智慧農業發展的廣闊前景,自覺提升專業技術素能,樹立到鄉村振興主戰場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培養“一懂兩愛”的“新農人”。三是要處理好“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關系。堅持學歷教育強基鑄魂與非學歷教育技能提升并重,在做好統招在校生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揮科技、智力、師資優勢,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鄉村產業振興“頭雁”為重點,開展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和技術服務,培養更多鄉土人才。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