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市加強“三新”(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技術示范,通過打造“三新”技術升級樣板田、技術培訓、現場觀摩等方式,使越來越多的農戶、合作社認識到“三新”技術的優勢,也越來越愿意接受“三新”技術理念。
北京中順種植專業合作社是位于延慶區的一家以種植鮮食玉米為主的農業企業,早期玉米種植人工投入量大、成本高,且化肥利用效率低下,合作社為此找到市、區農業技術部門,尋求技術幫助。技術人員了解到其需求,結合延慶區春玉米生長期間干旱缺水的限制條件,制定了以“三新”技術為核心的施肥技術模式,主要內容包括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施用專用配方肥、示范有機肥撒肥機等。通過技術示范,平均每畝減少施肥量(純量)6.4千克、增產100穗,按照每穗1-1.2元的價格計算,畝均增收100-120元。
通州區漷縣鎮黃廠鋪村民張海英種植糧食作物多年,有著豐富的種植經驗,且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現在她的基地已實現“三新”技術覆蓋。在小麥播種期采用種肥同播技術,省工高效;返青期利用自走式噴灌機隨水帶肥,節肥降本;中后期利用無人機“一噴三防”,噴施磷酸二氫鉀或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防止早衰,增加粒重。2023年基地種植小麥667畝,平均畝產達到550千克,產量居全市前列。
懷柔區廟城鎮桃山村靜云笛聲園區以種植設施蔬菜為主,2023年開展“三新”技術示范,主要包括水肥一體化、土壤微生態修復技術和氨基酸水溶肥提質技術等。示范結果表明,番茄畝產量5160千克,比常規區增產430千克/畝,畝節肥(純量)4.3千克,畝節本增收3400元;辣椒畝產量5200千克,比常規區增產350千克/畝,畝節肥(純量)4.3千克,畝節本增收2300元。園區負責人感嘆:“通過‘三新’技術示范,我了解到干農業也需要新科技,現在園區的人力成本、生產成本都顯著降低了,化肥用量減少,園區也走上了綠色發展轉型之路。”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正高級農藝師曲明山介紹,2023年,北京市累計打造“三新”技術示范田2萬畝,包括糧田1.52萬畝、菜田0.48萬畝。初步測算結果顯示,全市“三新”技術示范田畝均節肥5.3千克,畝均增產58.5千克,畝均節本增收178.8元。下一步北京將繼續推廣科學施肥“三新”技術,打造化肥減量增效升級版,助力首都農業綠色高效發展。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