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北京隨大風天氣又涼了幾分,戶外凜烈寒風席卷著干巴巴的落葉,已經有了肅殺之氣,但在京北昌平的草莓棚內,草莓紅艷,陽光正好,與戶外對比已是兩番天地。
29日,新京報記者在昌平的草莓合作社和種植戶大棚里看到,部分早熟品種已經成熟待采,棚內已縈繞起甜甜的草莓香氣。據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產業科科長陳明遠介紹,今年昌平草莓種植了約5000棟日光溫室,覆蓋昌平區13個鎮街,百余品種中,除了北京市民所熟知的“紅顏”,更有不少其他地區的“扛把子”。近期隨著草莓陸續成熟,昌平草莓2023-2024的消費季也即將拉開帷幕。
五千棟溫室種植 昌平草莓不只是“紅顏”
29日上午,室外只有1、2攝氏度,要是戴著眼鏡走進昌平區的草莓大棚,鏡片多半要在瞬時掛上一層薄薄的霧氣。在位于昌平區崔村鎮的天潤園草莓專業合作社的草莓大棚內,這時的棚溫在26攝氏度上下,陽光透過棚膜直接灑在一排排的草莓植株上,搭垂在一旁的成熟草莓也變得更透更紅了。
與很多農戶傳統的地栽不同,在天潤園59棟草莓溫室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棚室草莓采用了高架種植的方式,這意味著采摘全程都無須貓腰、蹲下,于消費者而言確實能省下不少力氣。園區負責人夏秋桐告訴記者,這些高架草莓也是為前來采摘的市民特意準備的,“我們也有三分之二多的棚室用傳統地栽的方式,主要用于線上銷售途徑,由我們自己的員工負責采收。”
實際上,在11月,打天氣開始轉涼,昌平區的草莓就逐漸開始掛果成熟。夏秋桐記得,園區自11月10日開始,棚內早熟的品種便開始“見果”,在上周周末也迎來了第一撥兒采摘的客人,“現在每天每棚大概都能摘出五六斤草莓,到12月中旬就會迎來集中上市期。”
在天潤園的草莓棚內,記者看到除了有市民所熟悉的章姬、紅顏、圣誕紅等品種“紅著臉頰”嬌艷欲滴,還有果皮為紅白雙色、有“雙色冰淇淋”之稱的建德紅、粉白色外表的淡雪、雪兔,以及黔莓、香杉等品種正“蓄勢待發”。 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于靜湜告訴記者,提及草莓,北京市民會更青睞“紅顏”,這也是目前昌平種植比例最高的品種,但實際上種在昌平的品種不只有紅顏,“我們累計引進了187個草莓品種,今年在主要園區示范種植的品種也有106種。雖然大多數品種在昌平推廣種植的面積不大,但實際上很多品種在國內不同的地區,都有自己的‘主戰場’,和忠實的受眾群體。”
于靜湜說,不同的草莓品種,“脾氣秉性”也各不相同,一般的農戶考慮到市場需求和自身精力有限,往往只會向市民“投其所好”,選種最受市場青睞的品種。而在如昌平的天潤園、萬德園、鑫城緣等老牌、規模較大的園區、合作社,會做一些小品種的補充,“我們也希望可以給市民更豐富的味蕾體驗。”
好天氣加持草莓產量 新設備助力農戶生產
于昌平草莓產業來說,迄今為止,2023年的秋冬堪稱風調雨順。昌平區農業服務中心產業科科長陳明遠介紹,昌平草莓多在8月底、9月初完成定植,這期間北京光照充足,也為草莓生長創造了好條件,“對于草莓來說,最怕的是連陰天。北京之前有一段時間確實溫度比較低,但對于草莓來說也不是壞事,較大的溫差可以促進草莓花芽分化,這也是今年不少園區、農戶棚里草莓較早成熟的原因。”
除了好天氣的加持,今年很多昌平的草莓種植戶還用上了新的設備。劉香萍是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的“新農人”,幾年前,在昌平區小湯山鎮她包下了擁有72棟大棚的園區,開始經營與自己同名的草莓采摘園。今年,早在兩三周前,劉香萍的采摘園就迎來了第一批消費者。
專業背景下,劉香萍相對于普通農戶,對于新技術、新設備的接受程度更高,她向記者介紹起今年棚內剛剛裝好的“自動卷膜機”,“通過手機設定就能自動調節風口、控制棚內的溫濕度,比人工控制更省時省力。”
陳明遠告訴記者,自動卷膜機是昌平區推廣的一種小型自動開關風口設備,每臺機器享受補貼后,農戶本身只需負擔30%的費用。他舉例介紹,一個50米長8米寬的大棚,單風口就有十余個,對于一個擁有幾十個草莓棚的園區,裝上新機器,就意味著節省很多時間和人力投入到其他農業生產,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陳明遠說,今年昌平草莓全區種植數量仍然維持在5000棟左右,預計產出600萬公斤的本地草莓。2024年的2月-3月,還將召開第五屆昌平草莓節,“我們也寄希望通過草莓節,加大宣傳,進一步擦亮昌平草莓的品牌。”
來源: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