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關鍵基礎,同時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保障,自古以來,我國對于農業發展就極為重視。
但近年來,農業資源和需求間的矛盾不斷凸顯,如何利用有限資源滿足更多人的需求,成為我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種植有大腦
過去,傳統農業種植主要依靠人力,種植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效果差的缺陷,而數字農業依靠遙感技術監測、大數據分析,并借助物聯網、AI加持的無人機播種,有效彌補了這些缺陷,讓種植獲得提效增速。
2021年4月8日,自貢富順縣在代寺鎮李子村開展水稻無人機播種,這是該縣首次使用無人機播種。在播種現場,農用無人機攜帶水稻種子沿著已耕作好的農田飛播下種,僅用2分鐘左右,就完成一畝田地的播種,而在過去靠人工播種需要兩天時間。
無人機水稻直播是一種新水稻栽培技術,與傳統的拋插秧相比,省去育秧、插秧兩個環節,與人工撒播相比,播種均勻度更好,生產效率更高,并且,無人機直播不受地形限制,作業補給容易,精準播撒效率高,能實現直播作業的智能化和自動化,大大減輕農民種植水稻的勞動強度。
二、生長有智慧
傳統農業播種后需要人力來監管,同時極度依賴氣候環境,堪稱“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而數字農業在作物生長過程中,既能夠依賴設置在智能溫室中的各種傳感器等實時了解作物生長情況,通過物聯網、AI等進行全面精準的分析監測,為溫室作物提供舒適的生長環境,能大大提高作物的存活和成長率。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能夠避免靠天吃飯,極大地降低了勞動力,為農戶增加收益。
三、銷售有溯源
傳統農業中,農產品銷售和溯源一直是個問題,而數字農業不僅能夠開辟網絡銷售渠道,拓寬銷售空間,同時還能借助區塊鏈等技術進行溯源管理,保障農產品的安全。可以說,數字農業為農產品的流通和消費者放心買賣農產品提供了重要支持。
數字化農業的發展只有在農民的積極參與和共同富裕的政策支持下,數字農業才能真正得到推廣和應用。盡管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但它是否能解決種地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數字化農業技術的落地需要綜合考慮農田環境、作物生長特點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只有通過人工智能(GPT)才能真正發揮其在數字農業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