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區是由取引水樞紐、輸配水渠系、節制閘及分水閘、調節水庫等建筑物構成的供水系統和種植的作物組成的復雜大系統。
依靠傳統的人工經驗管理方式難以對灌區工程系統進行安全、及時、高效、精準和經濟的運行管理,也難以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灌區農業現代化以及多功能、多用途發展對供水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迫切需要通過應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提升灌區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時,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深入應用,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亦進入了全方位、多層次發展的新階段,為數字灌區、智慧灌區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要按照“需求牽引、應用至上”的要求,規劃設計數字灌區智慧灌區建設,加快灌區計量設施、智慧決策系統、閘門自動化監控系統、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進程。實現灌區管理由依靠人工經驗向數字化、智慧化管理的轉變,對于灌區灌溉、抗旱和防洪由事中事后被動應對向事前主動預測、預報、預警和預案轉變,實現灌區管理智慧化科學決策和優化運行調度。
數字灌區智慧灌區主要規劃建設內容應當包括如下方面:
1.提升物聯感知能力
擴大灌區渠系、水利工程設施的監測范圍,提升水利管理活動的動態感知能力;積極推進灌區水位、流量、降雨、水質等水情、工情和水事等前端物聯感知能力建設。
2.提升遠程監控能力
提升灌區控水設備設施自動化程度和遠程控制水平。根據“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則,面向灌區閘門、泵站、分水洞等工程設施,按照智能調水與人工遠程調水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灌區控水工程的遠程控制改造。
3.提升灌區網絡系統
在現有網絡基礎上,逐漸完善灌區水利數據中心網,優化功能分區及網絡架構,擴展覆蓋范圍、擴充帶寬,形成覆蓋都江堰灌區及各管理處的水利信息業務網。
4.開發應用灌區管理“智慧大腦”
在感知到的和其他相關數據資源的基礎上,基于對供水和需水動態變化的預測分析,開發應用數字灌區和智慧灌區管理系統,為灌區工程設施運行調度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組件、算力、算法等支撐。構建灌區水利模型和算法模型庫,研究應用深度挖掘、智能學習等技術,建設可擴展的云端超算能力,提高灌區數據處理分析及業務應用能力,為灌區實現水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及防汛抗旱預測、預報、預警和預案提供技術保障。根據灌區的渠系、閘門等硬件設施的特性,以及灌區水量供需平衡情況和預報數據,對渠系輸配水過程的模擬和優化,提供最佳輸配水方案,為工程設施優化運行調度提供決策支持。
5.開發應用灌區管理決策支持和自動化監控管理系統
灌區改造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高效用水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灌區工程能力的提升僅僅是為其提供了基礎條件,而要真正實現高效用水、提高灌區服務水平,還必須要有科學的決策。
來源:北京新型智慧農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