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電動無人駕駛多功能作業車、小型智慧化出菇棚、再生茄技術、果園對靶施藥機……7月27日,重慶10余個區縣的農業部門負責人及業主代表走進重慶現代農業高科技園區,觀摩市農科院近年來研發的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為農業現代化助力。
農業現代化離不開科技支撐,同時也需要積極生產轉化先進技術。觀摩會上,市農科院“曬”出的科技成果亮點紛呈,讓不少人產生了合作意向。
“這是我們研發的國內首款全電力驅動的小型輪式無人駕駛農機,采用遙控和衛星導航兩種無人駕駛操控模式,能靈活地原地轉向及30度爬坡。掛載不同作業機具后,可實現播種、植保、耕地等多功能作業。”在糧油種植區,農機所研發的新型無人駕駛農機在工作人員操作下順利爬上陡坡,引得大家紛紛上前圍觀并拿出手機拍攝記錄。
在蔬菜種植區,專家介紹的茄子再生技術令大家好奇不已。“茄子怎么再生?”“就跟再生稻一樣,在高溫伏旱末期對植株進行重剪,再配套輕簡化肥水管理,它就能重新煥發生機再長一季,每畝能增產3000公斤、增收4000元。”
在食用菌工廠的小型智慧化出菇棚里,得知菌包上發出的豬肚菇一朵能賣到五六元錢,不少人開始詢問大棚投資成本。“這個棚占地面積小,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間就能擺放,一般投資一萬元,一年就能收回成本。”專家的話,讓大家圍上前去更詳細地咨詢。
根據果樹形狀自動伸縮噴桿的對靶施藥機,番茄狀茄子、可食用玫瑰等都市觀光農業品種,“晉渝糯3號”“渝單901”“渝豆11號”“神9優28”等高粱、玉米、大豆、水稻新品種……一上午的參觀下來,園區里的農業新圖景給參觀人員留下深刻印象。
潼南區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卓麗說:“我看到園區里的佛手長得特別好,我們當地也有2萬多畝佛手,今后想請專家在病蟲害防治、提產增效方面給我們提供一些幫助。同時,還想通過市農科院的科技支撐,在潼南打造水稻制種基地,助力糧食生產。”
酉陽縣龍潭鎮桐嶺村的業主李高飛對小型智慧化出菇棚特別感興趣:“投入不大,效益很高,我回去就想試一試!”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