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
在新的發展階段,要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區域農業差異化發展 ,促進現代農業與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促進現代農業高質量 、高效率全面發展。
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
規模化發展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也是實現產業富民和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重要途徑。為發展現代農業,需注重優化農業全產業鏈,提升農業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
1. 農戶或合作經營層面,應當完善土地承包法規制度,推進宅基地制度改革以及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的“三權分置”,從而緩解土地過度分散導致的產率損失和成本上升問題。
2. 服務規模層面,推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用數字信息技術以賦能農業生產各個環節,提升制度、技術、管理、業態和模式。
3. 區域規模層面,促進農業生產向優勢產區集中布局,共享大型基礎設施的外溢效應、產業技術體系的創新成果、區域公用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促進農業標準化發展
產品質量優良、產業集約高效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之一。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必須走質量興農的路線,通過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1. 健全農業生產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相關標準建設,鼓勵各地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服務標準和服務規范,推進各地區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培育農業標準化生產龍頭企業。
2. 打造農產品品牌效應,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提升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滿足多樣化、高品質的市場需求,提升綠色化標準化生產能力。
3. 強化農產品安全監督,加強農產品質量監管、監測、追溯體系建設,提升“互聯網+農業”高標準示范基地建設水平。
促進農業差異化發展
因各區域資源稟賦不同,各地農業發展基礎與階段存在差異性。需因地制宜,以地方主導產業的特色化發展為重點,科學規劃,細化發展導向,整合優勢資源,積極探索現代農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功能疊加的現代農業產業鏈。
1. 明確區域優勢和特色資源,提供獨特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同時,明確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實現良好的政府與市場互動。
2. 打造“農業+”新消費模式,因地制宜推進新型農業業態的發展,打造農業康養、旅游、研學基地,提供放松身心、親近大自然的休閑場所。
3. 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圍繞農業產業鏈做專、精、特產品,形成分工合理、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綜合效益高、產業結構優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以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并在全國復制經驗。
來源:中國發展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