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成都市部分地區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如何確保今年大春糧食豐收?記者昨日前往部分區(市)縣發現,各地農業生產部門、科技服務機構及生產基地紛紛根據實際情況出實招,力爭將天氣帶來的影響降至最低。
專家來了 手把手指導防暑抗旱
“幼苗生長需要光照,但要注意防暑降溫,可以在每天上午10點以后到下午4點以前,打開遮陽網,開啟風機濕簾降溫,如果有噴霧裝置的,可在早上或傍晚噴霧降溫,同時要隨時觀察,保證基質濕潤……”看到本村對口的科技特派員萬群來了,簡陽市石王村蔬菜種植戶們格外興奮——村上的辣椒基地正處于生長期,眼看不久后就可以上市,可連日的高溫打亂了生產計劃,村民們趕忙打開手機,向萬群發求助信息,沒想到,萬群已經準備好相關的技術資料,并很快來到地里觀察作物長勢,手把手進行技術指導。
而在蒲江縣鶴山鎮,一場應急培訓會正在舉行。為了幫助果農們提高果園的保水能力,蒲江縣鶴山果品協會會長左楷專門舉行了一場主題為“高溫下果園的應急管理”現場觀摩會,“在灌溉時,一定注意不可以高溫灌水,建議采用點灌的方式,灌水時在滴水線附近找幾個點灌透即可,灌水時還可以加入少量黃腐酸。”聽到左楷的講解,農戶們紛紛點頭,“原來澆個水也有這么多講究。我要趕緊回去灌水,然后用秸稈、薄膜覆蓋起來!”果農張文表示。
記者了解到,這段時間,全市各級科技特派員、市農技總站、市農林科學院以及各區(市)縣農技部門紛紛出動,幫助廣大農戶抗旱保生產。“我們全站技術人員幾乎都下到一線了,還發布了專門的農作物抗旱資料。”成都市農技推廣總站副站長閻洪說,專家們深入到田間地頭,指導水稻、玉米病蟲害防治;同時想盡辦法找水、抽水抗旱保苗。
清水來了 出動各種設施抗旱保灌
記者來到大運直聯通道西河段看到,路旁種下不到一個月的玉米、大豆已長得郁郁蔥蔥。已是傍晚,只見一條條紅色水帶在地里鋪開,每條水管都連接著一臺一人多高的移動噴灌機,它們正奮力向外噴水并360度旋轉,以其為圓心數十米范圍內的土地慢慢濕潤了起來。
“這片區域整個都采用了智能噴灌系統,在噴灌、噴帶等設施覆蓋不到的地角邊緣,我們還要組織人工噴灌槍進行補水。”據介紹,針對連日高溫干旱影響農作物出苗情況,龍泉驛區農業農村局、經開產投集團抽調人員組成了8個現場抗旱服務小組,深入田間地頭查看土壤墑情和農作物長勢,針對噴灌系統無法覆蓋的盲區的情況,緊急組織了130余臺移動噴灌機、80余臺抽水機、6輛灑水車同步作業,確保農作物正常生長。
而在簡陽市施家鎮一片稻田內,艷陽下碧綠的水稻長勢正好。一旁的溝渠里,清水正沿著渠道向下游奔流。“這是去年剛成功投用的高效節水灌溉項目。提灌站將清水村水庫的水提到山頂一個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再通過渠道,送水到下游,灌溉水稻、藕和蔬菜,受益面積1800畝左右。”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水稻正處于拔節孕穗的關鍵時期,為減緩高溫天氣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簡陽市正在利用現有農業水利設施,采用蓄、引、抽等多種方式引水抗旱,目前三岔、石盤、張家巖三大水庫也陸續開閘放水,保障簡陽市農田、塘堰、渠道等灌溉用水需求。
來源:成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