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秋播秋苗期是小麥多種病蟲草害初發期,因此播種期是控制小麥多種病蟲草害發生、搞好綜合防治的關鍵時期。以紋枯病、全蝕病、根腐病、地下害蟲和麥田雜草防治為重點,抓好以藥劑處理種子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減少小麥銹病、白粉病等越冬菌源,兼治農田害鼠、灰飛虱、麥蜘蛛和蚜蟲等。
在防治方法上,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農業措施為基礎,協調各種措施,力爭全面控制病蟲雜草危害。為保證小麥出苗全、齊、勻、壯,特提出小麥秋播秋苗期病蟲草害綜合防治措施:
1、地下害蟲。比如蠐螬、金針蟲、螻蛄等,整體情況與歷年同期相比地下害蟲每平方米減少51.8%,比去年同期減少25%。
2、小麥病害。近幾年小麥根部病害主要有紋枯病、根腐病、全蝕病等,由于連續幾年實施良種補貼項目、推廣包衣種子,根部病害逐漸減輕,因此,搞好播種期病蟲害綜合防治,不但可以減輕小麥根部病害的發生程度,還可消滅種子所帶小麥黑穗病、白粉病、銹病等病菌。
3、雜草害。在小麥播種20天后雜草出苗,即11月上中旬是麥田雜草出苗的第一次高峰期,此期間出苗的雜草占總數的95%。抓住冬前防治麥田雜草的最佳時期(11月上中旬),大力推廣麥田化學除草技術(氣溫在8℃以上施藥效果較好)。
(一)農業措施。
1、選擇抗病、耐病品種:選用優質高產、抗逆性狀好的品種,可有效減輕病蟲的危害。可選用濟麥22、魯原502、山農20、郯麥98、良星66等。
2、加強種子檢疫:防止檢疫性病蟲害的傳入,不購買無檢疫手續的麥種。提倡種植良種補貼項目推廣的包衣種子。
3、精細整地,合理施肥,加深耕層,深翻土壤,精耕細耙,有效殺傷地下害蟲;同時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配方肥;實行足墑、精量及適期播種。培育壯苗,提高植株抗病性及抗逆力。
4、徹底清除田間、地頭的作物病殘體及四周雜草,鏟除灰飛虱、土蝗等害蟲的滋生地,降低病蟲害發生基數。
(二)化學防治。
1、地下害蟲:地下害蟲重發區,可選用3%甲基異柳磷或辛拌磷顆粒劑進行土壤處理,每畝3千克,拌細土15千克,犁前均勻撒施地面,隨犁地翻入土中,還可兼治同型巴蝸牛。地下害蟲輕發區,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異柳磷按種子量的0.15—0.2%拌種;也可用70%噻蟲嗪種子處理可分散粉劑按種子量的0.2%拌種。
2、小麥吸漿蟲:播種前對小麥吸漿蟲常發地塊,要做好土壤處理,以殺死老熟越冬幼蟲。防治方法:可用40%甲基異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200—300毫升,兌適量水,均勻噴在20千克細土或煤渣上制成毒土,于犁后耙前撒于地表,撒后立即耙平,可有效殺滅土壤中的吸漿蟲休眠體,同時兼治地下害蟲。
3、病害防治:可選用12.5%烯唑醇按種子量的0.15—0.2%拌種;或2.5%咯菌腈按種子量的0.1—0.2%拌種。病蟲混發地塊,可選用以上藥劑(殺菌劑+殺蟲劑)混合拌種,用藥量按單劑使用量,可達到病蟲兼治的效果。
4、草害防治:秋季麥田化學除草,根據雜草種類,可選用的除草劑有:野燕麥、看麥娘等單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用6.9%的驃馬乳劑每畝40—50毫升,兌水40千克莖葉噴霧;防除堿茅、狗牙根等雜草,每畝劑量增加到70—80毫升。薺菜、播娘蒿等雙子葉雜草為主的麥田,可用75%巨星干燥懸浮劑,每畝1—1.5克,兌水30千克均勻噴霧。注意:不重噴、不漏噴,溝邊地頭雜草也要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