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農業,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土”。農業是依托于土地的,所以“農業”和“土”,兩個詞的搭配在人們的固有印象中就顯得渾然天成。農業,很土。說起來,這已是很多人的慣有印象。“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鋤禾日當午”的勞作,“看天吃飯”的收成……連在一塊,合成了他們三農認知的鏡框。
這不是偏見。長期以來,務農確實是個既“苦”又“土”還不掙錢的體力活。 “帶月荷鋤歸”的寫意背后,或許是“汗滴禾下土”。“田園牧歌”式的想象,分分鐘被“農家耕作苦”的現實上一課。
可如今,情況不一樣了。
以上,只能歸為“傳統農業”。時下的農業,畫風早就變了。
靠天吃飯?早就不是了。智能溫室大棚、衛星遙感監測大田技術和農業云,了解一下?
靠人力耕種?不好意思,咱們有農業傳感器、大載荷農業無人機植保系統、智能拖拉機、農業機器人等。
沒有抗風險能力?智慧農業已經提供了“農業生產環境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決策”一攬子方案了。
現代風,科技范,數字化。
插上現代化的翅膀,農業自然也就能擺脫“匍匐而行”。
輸入物聯網、大數據、智能控制、衛星導航定位輸入的“現代化代碼”,輸出的是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是智慧種植養殖、農業標準化生產、農產品安全可追溯等。
回看整個演變歷程,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進階梯度”,已清晰可見:
■ 1.0版本,是傳統農業,對應的是小農經濟時代的產業形態。
■ 2.0版本,是機械化農業,對應的是工業化時代的生產方式。
■ 3.0版本,是自動化農業,對應的是信息化時代的生產技術模式。
■ 4.0版本,是智慧農業,對應的是人工智能、區塊鏈、云、大數據、物聯網+5G+機器人加持之下的新型農業模式。
從1.0到4.0的升級迭代中,的確穿插著“過去-現在-未來”的時間線,而農業現代化的轉型,脈絡就是拾階而上。
當下農業的進步,已是肉眼可見。可進步從來都不是自然而然的。農業現代化摁下加速鍵,離不開謀局、布局。謀局需要格局。站得更高,看得更寬,望得更遠。謀局之后就是布局。推動植保無人機、無人駕駛農機、農業機器人等新裝備在規模種養領域率先應用;引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加快農機裝備和農機作業智能化改造……諸如此類,都是布局。
善作善為,奮發蹈厲,而后能破局。國家及政府層面高瞻遠矚,一些科技企業都在這方面不斷發力。如愷易物聯網,十余年來深耕農業物聯網領域,專注農業現代化服務,在智能大棚、水肥一體化、智慧農旅、高標準農田建設、智慧園區規劃與建設、區域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來自科技企業的努力與嘗試,值得鼓勵。中國農業的進步與發展,也需要越來越多這樣愿意以“腿上有泥”來自我標榜的企業。
進步沒有止境。多年前,袁隆平老先生曾發出“明天誰來種地”之問。如今,這道問題仍盤桓未消。某種程度上,中國農業要直面的問題,不只在當下,更在未來。這些問題,一言以蔽之:農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和內部動因正發生深刻變化,農業是否還能抓住更多通往未來的船票?
農業已經不“土”了,但農業還要產出更多“價值”。破題方向,還得是在技術、模式創新上繼續發力,著力突破農業發展面臨的勞動生產率低、資源利用率低、勞動力成本大幅提升等掣肘。發展智慧農業,建立農業農村大數據體系,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完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以農業科技成果來解答“明天誰來種地”之問,也許會是最好的方式。無論如何,農業持續朝轉型升級的方向不會變。
政、企、學、研等多主體,也應圍繞助推農業向現代化縱深延拓形成同心圓,最終凝聚起合力,讓中國農業面向未來獲得更大的空間、更多的機遇。農業要的不只是不“土”,更是有利益共創空間、有普惠民生價值、有裨益生態效應、有帶動鄉村全面振興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