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在國家和各地農業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北斗衛星導航技術作為農業機械智能化技術中的一項關鍵技術,已經應用于耕、種、管、收等農業生產各個環節,并在生產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通過對北斗系統應用場景的不斷探索,我國農業生產精細化水平不斷提升,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勞動生產率和勞動收益也取得了進一步提升。
近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表示,2022年,北斗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服務形式不斷增加。
白皮書顯示,2022年裝備北斗終端的國產農機在全年糧食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夏收時節和秋糧收獲階段,分別有5萬多臺和1.2萬臺基于北斗的收割機跨區作業,區域覆蓋了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河南、山東、安徽等小麥、水稻和玉米主產區,所形成的2000萬億條北斗農機大數據,有力支撐了跨區作業順利實施,顯著提升了農業生產效率。截至2022年底,河北、吉林、黑龍江、新疆等地區在農業領域累計推廣應用北斗終端約30萬臺/套。其中,在新疆使用北斗自動駕駛拖拉機播種棉花,每天可作業600畝以上,提升土地使用效率10%,全疆棉花機采率已達80%。
白皮書顯示,基于北斗技術的無人農場也在2022年快速發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13個省份啟動了26個無人農場的建設,節本增效顯著,畝產平均提高30%,勞動成本降低60%,農機作業效率提高50%,能耗節約50%,有效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以及信息化、現代化、智慧化水平。
白皮書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四季度,在農業領域已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接近160萬臺/套,全年作業面積達6000萬畝以上。其中,應用農機自動駕駛系統超過17萬臺/套,應用遠程維護及定位終端超過133萬臺/套,應用漁船用船載終端設備超過9萬臺/套。
來源:農業農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