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是湛藍的天空,低頭是茂盛的麥苗,平望過去,是崢嶸的萬木隨風擺動,初夏時節的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河東鄉王屯村一派田園好風光。
在貴德,有“先有三屯,后有貴德”的說法,王屯村是貴德縣屯邊屯墾文化“三屯”中的一屯,黃河水澆灌,耕地多,農業成了這里的主打產業。
賈林家世代種糧,叔叔以前還是農業技術員,跟著看,看著學,賈林也日漸成了村里的“種植能手”。2017年,“鄉村振興”戰略正式提出,黨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小村莊,村“兩委”換屆選舉時提出要選一位能人帶動大家增收致富。
正在外承包工程的賈林被叫了回來,“村上和鄉上的干部給我打電話,讓我參加村上的選舉,大家信任我。”
賈林回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試種6.66公頃飼用玉米,“飼用玉米是經濟作物,小規模種的人很多,但承包出去劃不來,我先試種,賠本了我自己承擔,賺錢了就帶著村民一起種。”
試種第一年賈林賺了4萬元,并將自家2.66公頃土地全部入股到村集體。
他說:“一人富不算富,要讓父老鄉親都發家致富。”
支部堡壘的戰斗力直接影響村級經濟的發展潛力,村里的事誰來干,關鍵是要創新機制選好人。
有了賈林的示范帶動,村“兩委”班子正式提出“組織領、黨員帶、產業旺”的模式,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
“土地交給村集體,解決了村里年輕人外出務工的后顧之憂,家里老人身體好的還可以到地里務工,一塊地有了兩份收入。”村黨支部書記畢生龍說,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講政策、福利、操作模式,還要講效益,村“兩委”承諾村民“旱澇保收”,無論虧本與否都會給予村民每0.066公頃地400元的“租金”,如果效益好還會分紅。
思想解放了,觀念轉變了,積極性也提高了,180戶村民陸續入股,村里的飼用玉米種植基地面積達80公頃,還加入“種業振興”的大部隊,打造了13.3公頃青稞種子種植基地,賈林正式肩負起了種植基地的“主管”工作。
“三分種,七分管,傳統種法,科學管理,種田就跟打工一樣,得多觀察,多總結,用對方式方法。”
經過骨干力量的帶動,2022年王屯村飼用玉米畝產4.5噸,銷往貴德縣其他鄉鎮和海西州、海北州,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0.64萬元,用工達350人次,發放務工工資26萬元、土地租金32.8萬元、分紅16.4萬元。
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王屯村鞏固和完善基本經營制度,全面激活了集體經濟,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賦予村民更加充分的財產權益。
致富有指望,奮斗有方向。畢生龍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家的精氣神更足了。”
這一次成功經驗強化了村集體“造血”功能,也似乎打通了村“兩委”和黨員干部持續發力的“末端神經”。
2022年底,王屯村將原來承包出去但經營不善的養殖場重新收回,并提檔升級。重新修整的專業養殖合作社不僅有了標準化養殖場地,還有了科學的發展模式——“以糧帶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
“原本每年產的飼用玉米都銷出去,現在需要留一些自用,去年自用650噸,繁殖牛20多頭,糞肥返田,也有利于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在賈林的帶領下,我們走進養殖場,高大健壯的西門塔爾牛,吃著本村產的飼料,住著干凈、通風好的牛舍,懶洋洋地在陽光下“漫步”。
畢生龍告訴記者,現在養殖場的牛主要以繁育為主,后期繁殖結束,出售時的利潤會很可觀,去年僅賣出兩頭“淘汰牛”就收入6萬元,是真正行走的“錢袋子”。
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在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王屯村探索出了“玉米-秸稈-養殖-肥料”的循環產業鏈條,走出了一條種養結合、草畜聯動、有機肥還田的一體化循環發展新路子,讓綠色成為農業發展的最亮底色,村集體經濟更是跑出了“加速度”,繪就了黨建賦能鄉村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牛玉嬌 聞皓 青組)
來源:青海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