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通州區永樂店鎮大務村鑫福農業大棚內,春色滿棚:整齊的杯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螺絲椒碩果累累,西紅柿結出雞蛋大小的綠色果實……
大務村于2014年引進育苗企業鑫福農業,通過村企合作的模式,依托于家務種業科技園區的輻射作用,從蔬菜生產大村轉型為育苗大村,近年來收益可觀,帶動了村內20余人就業,也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
鑫福農業負責人高杰介紹,今年,在以往2棟普通溫室和11棟冷棚的基礎上又新增加了14棟柔性溫室和1棟4000平方米的連棟薄膜溫室,還新增了很多有機蔬菜品種和陽臺蔬菜品種,育苗量也在去年500萬株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倍,達到1000多萬株。
眼下正是農忙時節,大棚里卻少見忙碌的農人。具有多年農業技術經驗的“新農人”、鑫福農業育苗場場長王振宇解釋:“人工智能、計算機等這些田間的新工具、技術與設備正在重新定義以往農民的勞動模式,大量的田間勞作,只要通過一部手機、一臺電腦、一名操作人員就能輕松完成。”
王振宇表示,現代科技力量帶給農民勞動方式轉變的同時,他們的思維、理念也發生了變化。“周邊農戶非常愿意來這里購買高質量的種苗,還有村民會主動來學習育苗技術。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非常愿意以科學種田知識回報家鄉,以微薄之力為永樂店鎮農業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目前,也正是大棚螺絲椒產椒季,正在采摘螺絲椒的老杜是大務村村民,“來這里上個班,工作也不累,每月還增加不少收入,心里特滿足。”
守著兩棵秧就能摘滿一桶辣椒的陸永順,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科技種田真是了不得,以前土法種植不可能達到這樣的產量。”
在育苗大棚里,王秀榮等幾位村民正在育苗床邊選苗。棚里工作簡單不累,在家門口就能就業,大家都干得很舒心,“希望科技給生活帶來更多改變,希望我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王秀榮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