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建設農業強國,基本要求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因此,實現農業現代化,必須既立足于自身的國情農情,又遵循世界農業現代化的一般規律。能否兼顧好這兩個方面,是我們建設現代化農業強國的關鍵。
我國農業呈現出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共性特征
從世界范圍來看,成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國家都具有如下共同性:
一是農業產值份額與就業份額出現同步下降。伴隨著經濟發展和結構轉型,發達經濟體的農業發展都經歷了農業產值份額與就業份額的同步下降階段。經過較長時間的結構變遷,發達經濟體農業的這兩項份額均收斂于2%左右。從歷史過程看,這兩個指標的下降呈現出階段性特征:當農業產值和就業份額分別處于10%~20%、30%~40%時,農業就業份額出現第一次快速下降;當農業產值、就業份額分別處于5%、10%左右時,農業就業份額再次出現快速下降。
二是農業生產要素實現不斷組合與升級。發達國家的農業轉型不僅表現為農業份額的下降,更具實質性的是出現了農業工業化,即農業要素組合實現了升級:土地、勞動、資本、技術、服務等不同種類生產要素重新組合,農業產前、產中、產后的組織化、專業化帶來農業分工與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市場化程度深化,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提高,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成熟,農業競爭力得以增強。
三是農業生產率獲得提高。農業生產率提高是農業現代化的根本標志,按2015年美元不變價計算,高收入國家的勞均農業增加值為4萬美元,與這些國家其他產業的勞均增加值相當。技術進步是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推動力,發達經濟體的農業科技貢獻率通常在80%左右。
四是農業回報率得到提升。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共同體現為農業的高報酬。以美國為例,從土地報酬看,1992—2021年,美國農田年均回報率為11.2%,超過股票與黃金的回報率;2015—2020年,美國稻谷畝均凈利潤從91.48美元增加至195.28美元。從勞動回報來看,1989—2019年,美國農業小時工資從5美元增加到15美元,增長速度快于非農工作。
五是邁向城鄉融合發展。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歷快速城市化階段后,城鄉關系由對立走向融合發展,表現為:在城鄉雙向流動中實現人口融合,2019—2020年,美國都市核心區凈流失250萬人,郊區凈流入259.5萬人,86.1萬人遷入鄉村地區;土地利用混合性和多樣性的空間融合,形成一套鄉村、城市和自然融合共生的土地利用系統;鄉村經濟非農化以及多樣化,城鄉經濟不斷融合。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我國農業遵循農業現代化一般規律,整體呈現向現代化轉型的趨勢與特征,具體如下:
農業產值份額和就業份額同時有所下降。1952—2020年,農業產值份額從51%下降至7.7%,與發達經濟體的結構趨同。農業就業份額的階段性快速下降,第一次是在1992—1997年,就業份額與產值份額分別從58.5%、21.3%下降至49.9%、17.9%;第二次是在2003—2020年期間,就業份額與產值份額分別從49.1%、12.3%下降至23.6%、7.7%。
農業要素結構不斷變化并實現重組。農村勞動力利用更加集約,以三種糧食作物為例,畝均用工天數從11.10日縮減至4.44日。農地向規模化經營方向發展,2020年承包地流轉率達34%。農業經營主體呈多元化發展,2010—2020年土地流入專業合作社和企業的比例由11.9%、8.08%增至21.52%、10.44%。現代要素投入增加,作物良種覆蓋率超過96%,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1.25%。
農業生產率明顯提高。2012—2021年,我國單位面積耕地農業增加值從3.74萬元/公頃增加至6.79萬元/公頃,人均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從1.98元/人增加至5.09元/人。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1%。1995—2017年全國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年均增速在1.87%~2.68%之間。
農業回報率明顯提高。2020年,全國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16.69萬億元。三種糧食作物1978—2020年間的每畝凈利潤從-2.18元增加至47.14元,每50公斤糧食主產品的凈利潤從-0.43元增加至4.95元。
邁向城鄉融合發展階段。生產要素在城鄉間的雙向配置與互動顯著增強,資本下鄉速度和規模增加,社會資本下鄉主體已超15萬家,累計投資額超2萬億元。有一定比例的勞動力回流農村。鄉村業態、產業、功能愈益多樣化。鄉村空間正在重新定位,鄉村文明得到重新重視,鄉村價值得到重新認識。
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具有自身的獨特性
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實現的農業現代化,既有國外一般現代化農業強國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一是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二是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三是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四是賡續農耕文明;五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飯碗,解決了超大規模人口的吃飯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14億多人口的中國,任何時候都必須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飯碗”“農業強,首要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必須強”。面對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面對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的國際形勢,只有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增強農業供給能力、產業韌性與穩定性,才有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底氣與戰略主動。
依托雙層經營體制發展農業,創立中國特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開放初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主要集中在農地層面,現在已拓展至集體建設用地層面。土地集體所有制是農村的基礎制度安排,是我國推進農業現代化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深化農村改革,必須繼續把住處理好農民和土地關系這條主線,把強化集體所有制根基、保障和實現農民集體成員權利同激活資源要素統一起來”。順應城市化進程帶來的鄉村結構變化,我國進一步推進“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的農地“三權”分置制度創新,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經營主體依流轉合同取得的土地經營權,通過土地經營權在更大范圍內優化配置,實現了以土地為核心的農業要素重組。
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國要求在減排固碳的同時,還要做到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降低自然資源消耗和污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農業減排固碳戰略、政策和技術措施研發推廣等,已基本建立了農業農村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政策和技術體系。從全國來看,我國農業碳排放總體強度較低,單位農業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及人均農業人口碳排放均遠低于美國。此外,穩扎穩打推進鄉村建設,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持續加強農村道路、供水、能源、住房安全等基礎設施建設。
賡續農耕文明,保持悠久農耕文明和鄉村系統的底色。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獨特性由悠久的農耕文明和村落秩序系統鋪就:農耕文明的基本特征是以家庭為單位,充分利用土地和勞動力,通過農業、工業及副業互補形成鄉村豐富的生產生活格局;村落則是一個由地理空間、經濟活動空間、社會關系和制度秩序組成的系統性結構。中國農民在這個鄉村系統中創造和傳承了豐富的農耕文化傳統,形成了獨特的鄉村文明。這些悠久的農耕文明與鄉村傳統文化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的根脈和底色,我們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中,要利用好傳統農耕文化和鄉村文明中的優秀基因,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讓優秀傳統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在農耕文明的賡續中建設農業強國。
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扎實推進共同富裕。新中國成立后,開啟了從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為實現發展趕超,形成了鄉村服務于城市、農業服務于工業的城鄉關系格局。改革開放將農民納入現代化進程,城鄉融合已成為當前破局農業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策略。我國農業仍然承載著近2億人的就業,農村是近5億農民常住的家園,面對如此龐大群體的農民人口,其生計、生產和生活仍事關全局。同時,農民的市民化將創造巨大發展動能,幾億農民整體邁入現代化會釋放巨大創造動能和消費潛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因此,我國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加快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過程。
以農業產業革命推進實現農業現代化
以要素重組升級推動農業產業革命是世界各國農業現代化的基本規律,在中國式現代化大棋局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在充分認識我國農業發展獨特性的同時,推動以要素重組升級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革命,最終把我國建成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農業強國。
進一步促進農業就業份額與農業產值份額同比例下降。必須提高農民市民化程度,實現進城農民平等就業和平等分享公共服務,讓農二代真正融入城市,享受到住房、教育等保障,成為真正的城里人。破除城鄉二元體制,解決困擾農業和鄉村結構轉型的制度性障礙,在此基礎上實現農業要素重組和村莊重構。
繼續提高農業生產率。基于我國要素稟賦特性,提高農村的土地生產率、土地報酬、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我國人多地少,提高土地生產率必須從長計議,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實現地盡其用;二是提高土地報酬,實現從提高單位土地產出向提高土地報酬的轉變;三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每個農業勞動者的增加值,提升農業勞動效率;四是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強種業競爭力,改進農業技術適配性,提升農業裝備效率。
推進“一縣一業”的農業產業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也是實際工作的切入點”。中國的農業因為人地關系制約長期處于小、散、雜狀態,導致農業產業化弱、同質化強、市場化能力弱。必須推進以產業規模化為牽引的農業產業革命。各個縣應基于自身資源優勢,形成規模化主導產業,在產業規模化基礎上形成土地經營規模化,進而圍繞“一業”推進生產要素組合和升級,形成“一縣一業”的產業體系,即在產業和土地規模化基礎上,形成加工、儲藏、研發一體的產業體系。
提高農產品與鄉村經濟活動的復雜度。一是拓展對農業內涵的認識。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開,樹立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不斷挖掘與滿足市場對農業的多元化需求,豐富農產品供給結構。二是提高農產品復雜度。增加農產品文化含量,賦予農產品知識含量,開發多樣化農產品,實現農產品由土變特,提升農產品價值。三是以農業為基礎,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交叉融合發展,打破傳統農業單一生產模式,走生態低碳發展道路,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農業、定制農業等新業態,充分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提高鄉村經濟活動復雜度。
不斷提高農業回報率。提升農業人力資本,吸引更多企業家關注農業發展農業,成為農業企業家,鼓勵在外的農村青年回鄉創業、從事現代農業,加大有質量的農民培訓,提升他們與現代農業的銜接能力。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組合效率,提高農業各要素的匹配度,提高農業要素配置效率。
明確鄉村空間的發展定位。改變鄉村服務城市、農業服務工業的傳統定位,鄉村應是與城市平等的發展空間。隨著城鄉融合的深入發展,鄉村產業多樣化和經濟活動復雜化是其中應有之義,必須加大土地制度、規劃制度、金融制度等改革,改善鄉村發展環境,穩定各類主體在鄉村發展的預期,為鄉村全面振興筑牢制度保障。
(作者:劉守英,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
來源:金臺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