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作為全國首個區域性鄉村振興專場公益活動,重慶市舉辦了2022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公益活動。2022年4月27日至29日期間,重慶市慈善總會聯合全市區縣、社會組織及志愿服務組織,精心策劃上線了286個項目參與專場募捐活動,吸引234萬人次參與,線上線下、配捐配套募集資金3.79億元;其中,騰訊線上配捐5054萬元。
其中,《滿月山貨走出大山》《渝南明珠一村一夢》等助力產業幫扶類項目籌募善款1.66億元,《鄉村振興助老行》《銀齡關愛守護陪伴》等助力養老幫扶類項目籌募善款0.32億元,《守護鄉村兒童的健康》《鄉助山野閱讀計劃》等助力兒童關愛項目籌募善款0.13億元,《關愛最可愛的人》《為鄉村媽媽加油》等助力扶弱濟困項目籌募善款0.49億元,《愛心相伴希望同行》《希望書屋》等助力教育項目籌募善款0.15億元,《莘莘學子追夢行動》《振興鄉村社工同行》等助力人才幫扶類項目籌募善款0.06億元、《青山綠水美麗鄉村》《又見云朵上的村莊》等助力生態振興類項目籌募善款0.21億元。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推出項目30個,線上線下、配捐配套,多渠道募得款項8377萬元,其中騰訊配捐431.7萬元。
活動結束后,市慈善總會發布《關于嚴格依法依規實施2022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項目的通知》,對依法依規推進項目實施提出了要求。近一年來,各項目單位嚴格按照《慈善法》有關要求,嚴格遵守騰訊公益平臺有關規定,抓好項目落實。
目前,一批項目已落地實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掀起了重慶鄉村振興熱潮。
近日,走進綦江區三角鎮中壩村,時刻能感受到這里鄉村振興已按下“快進鍵”——產業路修通后,村民們紛紛回家修房,就業創業;90萬元慈善資金的注入更是讓中壩村的茶園發展蓬勃興旺,520戶村民實現增收致富;更有村民當起了“主播”,線上銷售土特產,將慈善助力鄉村振興的成果傳遞到各地。
種種變化的背后,離不開綦江區慈善會“一村一夢”項目這一幕后大功臣。在黨委、政府、市慈善總會和2022年“鄉村振興·重慶專場”持續支持下,綦江區致力于為綦江大山里300多個村居籌集一筆鄉村振興基金,用于解決鄉村迫在眉睫的問題,支持各村特色化發展,早日實現“一村一振興”的終極夢想。
自“一村一夢”公益項目立項以來,已籌集資金1440萬元,目前項目已支出資金1300余萬元,執行進度已達總募款的94%。其中810萬元用于幫助三角鎮后壩村、中壩村、樂升坪村等10余個鄉村修建45公里產業路、資源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36萬元幫助隆盛、石角等鎮7300戶村民改善人居環境;280余萬元幫助茶園、佛手柑等鄉村產業蓬勃發展;9.7萬元進行助醫、助困等三留守人員幫扶;19.7萬元點亮路燈240盞,照亮2700戶1萬人回家之路……目前總受益戶數已達1.6萬戶,6.2萬余人次。
近日,南岸區峽口鎮大石村大石社的院壩里,7位廚娘志愿者圍著圍裙,架鍋、生火、揉面、調餡,忙得不亦樂乎。當天,由南岸區慈善會發起,南岸區樂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執行的“留守老人節氣敬老餐”項目走進這里,開展雨水節氣互助鄉廚活動——為老人們做頓飯,邀請老人們聚聚會、談談心。
去年以來,“留守老人節氣敬老餐”項目在南岸區多個鄉村社區成功開展。該項目根據二十四節氣,每隔半個月就近選擇在一個農戶家里,依據老人們的居住地分區域,為附近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免費提供一頓敬老餐。
隨著項目活動的開展,顯著增進了村民之間的凝聚力,促進了守望相助的傳統精神復興,助力了鄉村文化和組織振興。
2022年8月以來,重慶市秀山縣慈善會正式實施“鄉村振興秀山在行動”公益慈善項目,助力鄉村振興起好步、開好局。
該項目通過匯聚慈善愛心力量,為位于武陵山深處秀山縣內的鰥寡老人、孤兒、殘疾人、困難戶及不幸者、弱勢群體等提供救助及相應社會救助工作;為陷入困境的鄉村產業提供愛心救助;同時通過志愿行動保護生活環境。
“項目實施以來,截至2022年底,我們已直接救助資助了因病、因學困難家庭4戶,共發放資助金額11000元。”重慶市秀山縣慈善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還向合作鄉鎮(街道)政府及機構劃撥了項目資金150余萬元,對本縣行政區域內符合條件的困難家庭和其他困難對象本人及其家庭進行了救助。
“小周這個姑娘呀,又年輕又能干,很負責,什么事情都把我老太婆想到的,前幾天幫我下地種菜還不要報酬,心地好得很!”說起服務了自己兩年多的志愿者周紅敏,73歲的蔣世芳贊美的話說也說不完。
40多歲的周紅敏是北碚歇馬鎮人和村村民,兩年前開始作為本土養老志愿者,騎著“小電驢”風雨無阻地穿梭于這個小村莊里山上山下的30戶留守老人家里,幫助他們剪頭發、剪指甲、做飯、務農,陪他們聊家長里短、做節日活動。
為破解農村養老難題,北碚區慈善會在“鄉村振興·重慶專場”活動中上線關愛留守老人的慈善項目,為碚鄉留守老人籌得130余萬元善款,同時通過引入社會公益基金組織,撬動愛心人士、社會工作組織等多方參與,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地方農村服務模式。
作為中西部的人口大縣,墊江縣教育事業任務重,面臨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等問題。為幫助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2022年,墊江縣慈善會于騰訊公益平臺上線“情系丹鄉 點亮教育”項目,并聯合墊江縣教育發展基金會,用募得的200余萬元公眾捐款對全縣困難學校、學生及教師開展各類幫扶,用愛心“點亮”孩子們的童年。
柚子是黃沙鎮的特產,為了讓孩子們擁有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土壤,墊江縣慈善會向黃沙鎮黃沙小學捐贈8萬元,試點打造“金柚小廚”這一沉浸式生活課堂,全校所有學生在每周2-3次實踐課堂上學習烹飪、洗碗、打掃衛生等一系列基本家務技能。
墊江縣慈善會工作人員表示:“我們經過深入調研,在了解全縣學校辦學條件現狀及教師、學生基本情況后,對部分學校教學設施設備陳舊、老化等問題予以資金支持,助力學校完成辦學條件改造;同時對家庭經濟困難師生予以一定資金資助,對優秀師生進行表彰獎勵。”
南川區慈善會“圓菜農增收夢”項目于2022年4月11日在騰訊樂捐平臺上線,至2022年11月獲得公眾捐款576萬余元,截至2023年3月,實際支出311萬余元,受惠農戶786戶。
在走訪調研中,南川區慈善會了解到,當前農村種植蔬菜的主要問題一方面是菜農、種植大戶、專業戶上市的蔬菜品種少,數量不能滿足當地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蔬菜種植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規劃,沒有形成種植產業。
為此,“圓菜農增收夢”項目為農戶提供種植技術培訓,給予優良品種的菜苗、肥料、農膜等免費幫扶,同時通過蔬菜高產栽培示范引領等方式,調動菜農種菜的積極性,為他們解決種植蔬菜時遇到的技術和資金困難,使他們通過自身的勞動種出高產優質的蔬菜,從而增加收入。
“希望用綿薄之力幫助菜農增收,幫助菜農多種菜、種好菜,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在南川,慈善力量的邊界正延伸到鄉村振興的最深處。
去年,合川區慈善會通過走訪調研,了解到隆興鎮村民有迫切振興鄉村的愿景,于是,根據該鎮在鄉村振興征程上的發展方向和具體需求,策劃了“助力隆興鄉村振興”項目,通過籌集社會資金,匯聚更多力量,為隆興鎮公益設施建設、農業產業發展、轄區困難群眾幫扶等助力。
“助力隆興鄉村振興”項目上線一年來,已籌集善款283萬余元,18235人次參與了項目募捐。在該項目資金的支持下,合川區隆興鎮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邁開大步向前進。
去年以來,為改善村民的出行條件,讓產業致富道路更通暢,該鎮利用慈善項目資金,輔助完善了全鎮約120公里的“四好農村路”建設,使硬化路幾乎通至每戶村民家門口,同時還升級改造了隆興農貿市場。村民秦國鳳開心地說,現在逢趕場天,就算沒買東西,也愿意來市場逛逛。
走進大足區珠溪鎮老君村,一條寬敞整潔的公路向前延伸,一座座院落錯落有致,路邊各色鮮花開得正艷。
“以前這條路是泥巴路,下雨天全是水坑,出門點都不方便,現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我們出行方便多了。”老君村村民陳進光高興地對記者說。
從“行路難”到“交通暢”,得益于大足區慈善會“暢通路引來好生意”項目的實施。項目旨在匯集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為生活在鄉村的群眾提供就醫、就學的出行方便,促進改善群眾的生活條件,幫助村民早日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記者來到云陽縣人和街道中興村,看到村主干道路和公共區域都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夜幕降臨,村民們吃過晚飯后,或一家老小或三五好友,在道路上拉家常、聊趣事。
得益于云陽縣慈善會“助力鄉村之照亮鄉路”項目的實施,如今云陽縣42個鄉鎮街道以及12個邊遠山區村莊,安裝了2750余盞太陽能路燈。
在云陽縣雙土鎮,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后,村民們更喜歡到廣場上鍛煉身體了;在盤龍街道,明亮的路燈照亮了學生回家的路;在清水鄉岐山村,太陽能照明燈安裝后,村民們會在晚上三五成群地在村道上休閑散步,或是在廣場上跳舞、打羽毛球……一盞盞路燈,不僅照亮了前行的路,更點亮了發展產業、美化鄉村之路。
磨子鄉作為重慶市17個市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之一,在幫扶集團和各級黨委的關心幫助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抓手,鄉村振興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然而,該鄉部分低收入群體遇到大病、自然災害等突發情況造成家庭財產大額支出,降低了其生活質量,災損房屋沒錢及時修繕。“鄉村振興大家幫”項目的實施能及時給大病戶在報銷醫療保險后仍有大額支出家庭承擔部分費用;及時加固修繕房屋災損使其不成危房;給低收入群體受教育的子女送去關心補貼;給水源突然枯竭的農戶安裝上自來水……
“鄉村振興大家幫”項目目前獲得籌款70.24萬元,統籌用于低收入子女教育資助、大病戶醫療保險資助、困難群眾慰問等扶弱濟困事項。項目實施以來,已為12個困難家庭提供教育幫助,有效緩解了困難家庭教育負擔,后續各項資助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
來源:重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