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三角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科研基地(上海)建設項目通過驗收,意味著上海再添1761畝水稻生產無人農場。
自2021年起,歷時2年,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技術團隊對1000畝莊行試驗站水稻生產基地和761畝位于青浦區練塘鎮的科研輻射基地進行了數字化轉型升級改造,成功搭建了信息感知系統和云平臺,改裝完成35臺套智能農機裝備并自主研發了智能灌排工程,實現了水稻生產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作業。
“一臺傳統的插秧機,需要3個人共同作業,其中兩個人加秧,一個人駕駛,經過無人化改造后的插秧機只需要一個人即可完成作業,大大減少了所需的勞動力。”市農科院研究員楊娟介紹,技術團隊對水稻生產基地原有的各類傳統農機具如拖拉機、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植保機、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機、測產谷物收割機、筑埂機、滅茬機、開溝機等都進行了無人化改裝,配備上了自動駕駛導航系統、精準作業控制裝置。
升級后的無人農機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可以有效降低農業生產的人工成本。有了數字科技的“加持”,無人農機在作業時,還能更加精準地把控投入品的使用,有助于化肥農藥減量。
為了更好地管理和使用無人農機具,市農科院技術團隊還搭建了無人農場信息感知系統和云平臺。
據項目技術審核工程師、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魏學禮介紹,云平臺可以通過采集土壤、肥力、氣象、作物生長狀態等信息,對蟲情、雜草、作物生長情況做出預測分析,進而輔助生產決策。
云平臺還可以實現遠程監管農機作業、農機工況,管控無人農機等14項功能。一臺電腦,一個屏幕,一目了然,農民只需動動鼠標,便能對無人農場的運行情況“了如指掌”。
傳統農業作業模式之下,稻田的灌溉需要人工去田間開關水閘,并依靠經驗判斷所需水量,整個灌排過程需要人員在田埂旁守候,風吹日曬,奔走于泵房與田間地頭。而在無人農場,只需要一臺手機,即使坐在辦公室里,也可以實現遠程作業。
只見市農科院信息所助理研究員劉勇拿出手機,在屏幕上輕輕點擊了某處田塊對應的控制按鈕,經過改裝后的水閘閥門就自動打開,幾秒鐘后,附近河道的水便被引入稻田,開始自動灌溉,同時水量精準地反映在了終端上,可以合理節約水資源。劉勇介紹,這一切得以實現,離不開市農科院自主研發的LoRa智能網關。與三大運營商的信號傳輸方式不同,LoRa智能網關利用局域網絡串聯起了云平臺、無人值守泵房、管井分水閘、田間智能進退水裝置和終端設備,使整個智能灌排運作過程更加穩定。
無人農場的建成提升了水稻的標準化生產水平,有效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楊娟表示,無人農場的建設和發展使“農民在辦公室里種田”成為可能。
下一步,市農科院將把科研成果進行轉化,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繼續優化完善技術細節,做好設施設備的維護和管理,鞏固農機具與數據信息安全,為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打造“樣板間”,持續發揮上海在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道路上的引領示范作用。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