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公里、驅車近5個小時,這是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到北京市區的距離,也是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的專家們每年都要往返十幾次的路程。
作為北京“菜籃子”重要的外埠產區,沽源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5萬畝。但由于種植管理方式粗放、生態保護壓力大,該縣蔬菜產業一度陷入發展困境。2018年,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營養與資源研究所、北京裕農公司和河北北方學院共同成立“沽源優質蔬菜專家工作站”,在當地示范推廣多個冷涼蔬菜新品種和新技術,同時工作站的十余名專家進村入戶,在田間地頭開展一系列相關技術培訓,深受村民歡迎。經過幾年探索,不僅形成了“政府+企業+大學研究所+基地農戶”四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建立起北京專家技術幫扶沽源蔬菜種植戶的長效機制,而且助力沽源縣蔬菜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夏季北京市場冷涼蔬菜供應大縣。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科技對接幫扶沽源縣的顯著成效,只是京津冀農業農村協同發展藍圖上的一抹亮色。近年來,北京市委農工委、市農業農村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決策和部署,堅決打破“一畝三分地”局限性思維,進一步加大與津冀農業農村部門的對接力度、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提升京津冀農業農村交流合作水平,不斷推動京津冀農業農村協同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共建環京周邊蔬菜基地,跳出北京發展農業。推進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建設,引導北京農業龍頭企業、大型批發市場在河北等周邊地區開展外埠基地建設。2022年,北京市農業農村局會同津冀農業農村部門,啟動新一輪環京周邊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工作,并將這項工作納入市政府績效考核。根據相關方案目標,到2025年,環京周邊300畝以上的蔬菜生產基地將達到210個,進一步保障北京市場蔬菜“日常供得穩、應急有保障”。
開展農業產業對接協作,手拉手共闖首都大市場。組織京津冀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及宣傳推介,組織參加北京農業嘉年華、廊坊農交會、高碑店蔬菜展銷會、京張優質農產品推介會等會展活動。京張蔬菜產銷合作、京承農業戰略合作、京曹農業合作等京津冀農業產業合作不斷取得新成績,跨區域溝域經濟發展帶、休閑農業精品帶等京津冀休閑農業為市民旅游休閑度假提供更多選擇。
深化農業科技交流合作,把論文寫在京津冀大地上。強化京津冀農業科技協同,開展培訓觀摩,積極推廣新技術、新產品,北京果菜、玉米、奶牛、西甜瓜、生豬等創新團隊的各類新成果、新品種、新技術在津冀紛紛落地,僅北京雜交小麥就在津冀示范推廣60萬畝,實現節水3000萬噸,增產4500萬公斤。成立京津冀農業科技創新聯盟,組織開展青年學術論壇、產業協同發展研討等各類學術交流和研討活動,推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承德分院共建,京津冀農業科技合作的平臺越搭越大。
完善體制機制互通共享,共畫一張圖、同下一盤棋。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協同聯動,確保了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期間農產品的安全供應。推動實現動植物疫病聯防聯控、農作物品種聯合審定、農業聯合執法,三地農業職能部門互通有無。加強京津冀產銷信息合作,持續聚焦環京20個蔬菜主產縣,選定200個蔬菜生產基地作為監測點,通過“京冀蔬菜產銷信息系統”每年采集蔬菜播種面積、上市量、價格、銷售渠道、進京比例等信息超過10萬條,每年共享產銷數據3萬余條,成為了京冀兩地分析研判河北蔬菜供京的權威數據。
來源:中國網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