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同時農業現代化和機械化水平也很高。德國農業和林業用地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以上,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超過90萬。最近幾年,德國在“工業4.0”的基礎上又提出“農業4.0”,旨在通過網絡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升農業生產的質量,并促進農村地區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環球時報》記者走訪過多個德國農場,看到數字化技術在當地得到廣泛應用。如奶牛養殖場用機器人打掃牛棚,并通過配有傳感器的擠奶系統實時掌握牛奶質量和奶牛健康狀態。一些種植戶還用特定的衛星監測系統了解土壤濕度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
據了解,德國企業參與農業生產的積極性非常高。如博世公司把高科技攝像傳感器技術和軟件應用到田間管理上,用智能噴灑系統幫助農戶識別雜草,并有的放矢地噴灑除草劑。歐洲軟件供應商SAP公司的農業監控系統,除了幫農場主掌握土壤濕度等信息外,還通過大數據和云技術幫助他們進行分析,拿出應對措施。德國的一些化工企業近年來還成立生物農藥和種子解決方案研發中心,為農戶提供專業的服務。
國家的“農業4.0”計劃和企業的積極參與讓德國農業有了新的面貌,也給農村帶來新的氣象。今年42歲的克里斯蒂安·波林格2021年帶著妻子及兩個孩子從柏林回到下薩克森州東部小鎮埃費森。在這個人口才1300多人的小鎮,他買下一處廢棄農莊和一片土地,建了一家小型生態養殖場。波林格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時決定離開大都市有躲避疫情的考慮,但在農村工作和生活近兩年后,他發現今日的德國農村與20多年前自己離開時有了很大變化。他相信,通過養殖家禽、種植有機蔬果,他們一家能提前實現“住房、創業、生態生活的三重自由”。
像波林格一家這樣返鄉的德國年輕家庭日益增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去年6月報道稱,與過去大量人口離開農村地區的情況不同,德國大約2/3的農村社區與10年前相比出現了人口正增長。德國聯邦人口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新趨勢是搬離城市的人增多,特別是三四十歲的人最容易被吸引到農村,年齡在25歲至29歲之間的“職業移民”也越來越多地定居在村莊和小鎮。分析認為,這種流動趨勢2017年就已開始,新冠疫情期間更加明顯。
“實際上,德國在二戰后一直支持城鄉平衡,城鄉規劃也遵循‘城鄉等值化’的理念。”德國柏林經濟學者阿爾韋德·凱塞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意味著要確保城鄉居民的生活、工作、交通、公共服務等環境不能有“天壤之別”。“城鄉等值化”的理念和實踐,讓德國大中型企業愿意在城鎮設廠。此外,德國的大型音樂節、文化節現在也經常選在鄉村舉辦。
凱塞爾說,僅依靠聯邦政府的措施還不能吸引年輕一代,正如10年前德國還是有“離鄉潮”的現象一樣,因此,要想吸引人、留住人,地方政府也要多想辦法。為吸引創業者,德國農村地區會舉辦“活力村莊”和“我們的村莊有未來”等活動,并給回村創業者提供補貼和貸款。據波林格介紹,他來埃費森鎮辦生態養殖場時就享受到一些“歡迎政策”,如得到一筆“家庭搬家金”,并低價拿到土地,租房時還有“申請住房金”。與城市相比,德國農村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利用的土地多、空房多,因此,有的地方甚至還將一些老舊房屋免費送給創業者。
接受采訪的德國人都談到農村數字化的重要性。在他們看來,數字化使許多新職業可以在農村發展,尤其是與知識密集型服務業有關的工作。33歲的卡特琳目前居住在巴伐利亞州南部的一個村莊,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是一家大型車企的技術設計人員,每周只需要去公司半天,平時都在家里上班。現在,越來越多的德國公司支持這樣靈活的工作制。”她希望,農村的教育質量也可以通過學校合并、數字化教育等形式得到提升,解決子女教育的后顧之憂。
來源:環球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