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眼下,春耕生產全面展開,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成為了今年春耕生產的亮點。
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被運用到了田間地頭,為農業注入“智慧基因”,描繪出一幅生機勃勃的現代春耕圖,越來越多的農戶也享受到了高科技帶來的便利。
當前,西南冬小麥進入拔節期、江淮即將返青、北方冬小麥仍在越冬,南方冬油菜正值越冬至抽薹期,可以說,全力開展春耕備耕,是端牢“中國飯碗”,穩住農業基本盤,更好發揮“壓艙石”作用的關鍵之舉。
隨著數字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廣泛應用,一系列創新實踐為春耕解鎖了新模式,在千里沃野上描繪出如畫般的豐收底色。
高標準農田中,分布在各個田塊的100多個物聯網設備實時將數據傳回后臺的決策調度系統,構建起一張農業數字地圖,實現了生產全過程的智慧決策與管控。與傳統的現在大水漫灌、人工改畦的方法不同,如今水肥一體化智能灌溉技術,控制閥門一開就自動澆地,省事省時,又節肥節水。水肥一體化灌溉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按需精準灌溉,據估算可節水60%—70%,什么時間需要多少水就定量供給,節省人工80%左右。
除了大田作物,在現代化果蔬大棚里也常見到水肥一體化設備和物理殺蟲裝置。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田間小氣候探測設備和作物感知設備,安裝了蟲情測報燈和孢子捕捉儀等設備,可實現空氣溫度、濕度等氣象資料的采集、作物田間長勢的實時監控,以及預測預報田間病蟲害等,從而實現病蟲草害綠色防控精準化、配方施肥精細化、科學灌溉節約化。
以前加溫、澆水、通風全憑感覺,現在有了智能溫室大棚就完全不一樣了。大棚內溫度、濕度等情況可反饋到系統,并進行科學分析。只要根據系統反饋,進行簡單調控,就可以輕松管控大棚,不再‘靠天吃飯’。
春耕圖里藏著高效與底氣
立春以來,全國各地在農業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數字科技”在農業生產中的運用水平,服務于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各大領域,有效提升農業種植的精準化、集約化、規?;透咝Щ?,全力推進農業生產各項工作穩步向前。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對于現代農業而言,農技賦能、智慧農業可以為春耕備耕注入強大動能,更能增強農業實現豐收的底氣。
一方面,要依托科技創新發展智慧農業、低碳農業、循環農業等新模式,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并利用云技術、大數據等新媒體,發展共享農業、“網紅+農產品”等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營銷模式,助力打造“一村一品”的特色農業;另一方面,要依托信息化、數字化技術,促進農村現代化轉型。既要以5G、VR、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在選種育苗、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打造智慧農業,又要將數字技術融入春耕備耕的全過程、全鏈條,讓希望的田野呈現生機勃勃的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