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草莓之都”安徽省合肥市長豐縣通過數字賦能、科技加持,進一步推進草莓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著力打造數字農業新模式,讓種草莓也有了科技“狠活兒”。
長豐縣智慧草莓園的實驗大棚里,一盆盆形態各異、色彩多姿的草莓種苗讓人大開眼界。“這是我們的‘草莓種質資源圃’,這里一共收集了來自全世界范圍內,日系、歐美系等兩百多個草莓品種。”中科合肥智慧農業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偉介紹,通過全球搜集,“博采眾長”,可以定向改良,篩選出最適宜當地種植的草莓品種,從而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提高果實品質。
作為“中國設施草莓第一縣”,長豐縣草莓種植面積達21萬畝,已邁上總產值和品牌價值“雙百億臺階”。長豐縣智慧草莓園于2022年開始建設,核心示范區面積共200畝,計劃于2025年建成高標準數字草莓產業示范基地1000畝,依托數字化農業科技,助力長豐草莓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農民持續增收,打造長豐縣鄉村產業振興樣板。
大棚內,李偉點開手機App,“只要我打開手機,就能實時監測草莓長勢,掌握溫度、濕度、蟲害、光照等情況。”李偉說,園內建設了二十多套環境類和植物本體傳感器等數字化設備,能通過手機和電腦實時獲取環境中的溫濕度、土壤參數值、植物長勢等信息數據,賦能草莓種苗的快速開發和更新換代。
為提升草莓產業的數字化水平,長豐縣建立全國首個草莓產業互聯網平臺,按照數字賦能草莓產業思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建設“數字草莓”大數據中心、草莓園區智能管理、草莓品質品牌數字管理等數字化系統,構建長豐草莓“產業布局、病蟲害識別、肥水管控、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銷售網絡”一張大圖,實現草莓生產溫、光、氣、土、肥、藥可視化和聯動控制,打造草莓資源數字化、生產智能化、管理精準化、服務遠程化、質量監管網絡化“五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農業應用場景模式。
在“數字草莓種植區”,可以看到,草莓種植利用的是世界先進的無土栽培種植系統,也叫“草莓天瀑”,可自動升降,實現高密度種植。李偉介紹,“草莓天瀑”配置的智能水肥一體化裝備,通過電腦和手機,就能隨時查看草莓苗的長勢,操控水肥管理,對大棚內的溫光水肥等進行遠程智能操控,實現無人化值守。綜合利用傳感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將采集到的數據傳輸到大數據中心,通過數據的建模分析,最后就能得到草莓生長過程的一個模型,給草莓種植戶提供合理的建議和方案。“說得形象一點,就相當于給農戶提供一個草莓種植的說明書出來,農戶們以后就可以憑著這個說明書來科學種植草莓。”李偉說。
據測算,草莓數字化生產降本增效成效顯著。通過病蟲害智能識別系統和水肥藥智能管控系統,實現精準化施肥、施藥,草莓生產能節肥30%、節藥45%。同時,數字化生產能實現草莓平均產量提高15%,每畝節省農資、人力等費用800元,畝均增產增收約3600元。
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