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業氣象事業快速發展。全國農作物平均單產持續增長,主要農作物均實現增產。但與全國人口平均水平相比,我國農業生產仍存在較大差距,在世界上處于中等偏下位次。
1.觀測系統不完善是制約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主要原因
農業氣象觀測是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礎。在長期農耕文明進程中,我國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農業觀測體系,并一直沿用至今。但是,隨著現代農氣技術的推廣應用,全國農業氣象觀測體系不斷完善更新。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等工作的開展,我國農業氣象觀測站布局更加合理、業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區域范圍進一步擴大。但由于我國農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現有農氣觀測站基礎設施陳舊老化、觀測方法落后、觀測手段單一;部分地區仍存在設備不齊全、功能不完善等問題。這些都嚴重制約了農業氣象事業發展和新時期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
2.觀測設施不足影響我國農業氣象事業發展
中國氣象局農村氣象中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農業生產以傳統農作物為主,但由于觀測設施不完善,造成觀測數據的準確率低、覆蓋面小。我國農田基礎調查主要是靠人工來完成,因此觀測站和測報人員短缺。目前,全國有1000多個國家級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站,但只有400多個國家重點農業氣象觀測站配備了自動氣象站。由于國家財政投入有限以及觀測手段落后等原因,我國農業氣象綜合觀測網建設仍處于較低水平。這直接影響了天氣預報的準確性、預警預報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3.觀測信息共享不充分、不及時對現代農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目前,我國農業氣象觀測站數量多、分布廣、布局散,觀測設備簡陋(如自動氣象站基本為小型手搖式),技術手段落后(缺乏先進的自動觀測設備),信息共享不充分或共享不及時。在農村,由于各種原因,氣象預警設施建設滯后、分布不均或難以發揮作用;在城市,由于缺乏完整、科學的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導致氣象災害監測覆蓋面少、預警信息不及時。如一些地方的氣象應急響應機制并沒有完全建立落實到位。
同時,由于對農業氣象觀測資料缺乏重視,特別是缺乏農業氣象綜合應用研究成果和信息系統建設支持的實際情況下;部分地區和部門對農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發布方式和發布渠道不夠規范;對于農業保險、林業保險等業務需求缺乏科學合理規劃的實際情況下,造成了“重防災輕減災”、“重保險輕效益”、“重人工消災而輕農損”以及“只關注災后生產自救而忽視災害損失補償”等現象的發生。
通常,農業氣象觀測站都設立在溫室大棚附近,但也有些用戶會安裝到棚內。氣象站的作用是能夠實時監測的棚內或棚外的環境溫度、濕度、風速和風向以及降雨量和氣壓等數據。氣象站能對與植被和農作物生長密切相關的土壤、水氣、光照、熱量等農業氣象環境因子進行連續監測采集信息,能對作物生長狀態和溫室大棚的環境進行綜合監控,及時掌握大棚里農作物的生長情況,當農作物因為氣候條件生長受限,農戶就可快速反應,采取應急防范措施。從而為農業生產,農業環境研究,作物改良,農作物物候期監測,病蟲害防治等相關生產管理工作提供相應的科學數據和決策依據。
另外,該農業氣象觀測站不但能實時監測環境參數,而且還能將數據上傳到云平臺,用戶只需要通過手機就能查看信息,非常方便,對溫室大棚的氣候環境調節有很大的幫助作用。農戶就不需要在大棚里值守,遠程就可以了解到溫室大棚里的氣象條件和環境狀態,提高了工作效率。農業氣象觀測站還采用了開放友好的設計理念,用戶可根據需要配備傳感器模塊,可快速實現數據采集處理方式和觀測要素的變更和擴展,為溫室大棚中的環境監測提供了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