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通化市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國家和省市部署,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因地制宜發展以棚膜經濟為主的高效設施農業,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合理規劃科學布局。通化市政府高度重視設施園藝產業的發展,從有利于發揮資源優勢、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出發,確定了圍繞各縣(市、區)城區建設棚膜經濟集中區、圍繞交通干線建設棚膜經濟產業帶的新格局。2022年,全市投入資金近2億元,新建棚室819畝,全市棚室生產面積達到1.14萬畝,生產果蔬、食用菌等產品近3萬噸。
推進棚膜規模化發展。大力鼓勵專業合作社、企業發展設施園藝生產,由傳統單一的蔬菜品種向花卉、食用菌、山野菜、大棚水果等優勢產業發展,目前基本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反季節蔬菜供應的生產體系,為全市設施園藝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22年,在柳河縣三源浦鎮新建棚室規模園區1個(日光溫室93棟、面積180畝),目前通化市棚室生產面積超過30畝規模化棚膜園區達到20余個。
穩步提升生產能力。堅持以提高圍城鄉鎮自給水平與建立遠郊鄉鎮蔬菜生產基地相結合,加大科技、良種投入,推進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的建設模式,穩定蔬菜生產面積,逐步增大棚膜生產面積。全市冬春棚膜經濟生產面積近4000余畝、產量達到4000余噸。種植品種主要以生菜、油菜、茼蒿、小白菜等葉菜和大葉芹、刺嫩芽、刺五加等山野菜以及草莓、大櫻桃等水果為主,以“菜園子”豐富居民“菜籃子”。
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為提高農民的種植水平,提高蔬菜產量和質量,全市農業農村部門積極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棚室生產一線,結合農時,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無公害蔬菜生產、病蟲綜合無害化防治等農業新技術,發揮農業園區、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在科技推廣中的示范作用,引導種植戶向高產品種、優質安全、綠色無公害方向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通化市地屬長白山區,山野菜資源豐富,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山野菜種植基地。通化縣英額布鎮四平村、快大茂鎮青山村山野菜生產基地,種植面積分別達到120畝、100畝,二密鎮馬當村發展韭菜種植面積百余畝。輝南縣樣子哨新時代棚膜經濟園區共建溫室大棚57棟、冷棚23棟,以種植藍莓、甜瓜、西瓜、紫蘇、山野菜等30余個品種高端綠色生態果蔬為主,并與韓國、日本簽訂了紫蘇長期銷售訂單。柳河縣紅石鎮康樂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標準化日光溫室70余棟,草莓暢銷各地;柳河鎮里仁村流轉土地60多畝,建起草莓溫室大棚,并將山地藥材與棚膜采摘相結合,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通化縣英額布鎮轉水湖棚膜園區發展100余棟棚室用于大櫻桃生產,快大茂鎮趕馬河村通化裕豐元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棚膜園區種植了刺嫩芽、刺五加、大葉芹、猴腿等反季節山野菜和有機蔬菜。
來源:通化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