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位于奉賢區奉城鎮的上海源申食用菌培育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源申合作社”),生產基地內幾百包大球蓋菇菌種正在裝車,等待運往同在奉城鎮的新民村,在那里,這些菌種將被種植在冬閑稻田中。
據悉,源申合作社一直從事各類食用菌新品種與珍稀菌種的生產,以生產草菇、平菇、大球蓋菇菌種為主,“去年合作社共生產草菇菌種30多萬包,大球蓋菇菌種20多萬包,平菇菌種10多萬包,其他各類珍稀菌種一萬多包。”合作社負責人劉軍介紹,大球蓋菇作為近幾年國內食用菌產業的“新秀”品種,由于較好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被市場認可,而合作社生產的優質大球蓋菇菌種也深受種植戶歡迎。
跟著裝有菌種的貨車一起,記者來到新民村一處稻田,稻田里的水稻已經收割完畢,秸稈整齊堆放其中,形成一排排寬約0.8米的長垛,隨著菌種的到來,這些秸稈也將繼續“發揮余熱”。在源申合作社及奉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專家的指導下,工人們將菌種均勻地放入秸稈堆中,“秸稈能夠起到保水保溫的作用,讓大球蓋菇在露天環境下生長不易脫水,更加高產穩定。”奉賢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園藝科副主任李丹介紹,“過冬之后,等到明年3月,這些大球蓋菇就能采收了。”
秸稈成為大球蓋菇生長的“溫床”,大球蓋菇也同樣能夠為來年的水稻生長提供幫助。據了解,大球蓋菇降解能力強,稻田栽培大球蓋菇能大量消耗水稻秸稈,而大球蓋菇菌渣含有各類養分,這些秸稈經過消耗將會轉化成有機肥,增強土壤活力,為明年的水稻生產提質增效,形成生態循環的農業模式。“秸稈種植過大球蓋菇后還田,明年這片稻田生產出的大米會更優質。”李丹表示。
據悉,此次新民村露天種植大球蓋菇的水稻田約有60畝,不僅解決了大量秸稈因廢棄、燃燒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等生態問題,又能有效改良土壤,增強土壤肥力。而且,與常規栽種相比,輪作模式可以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未來,這一模式將在奉賢區繼續推廣。
來源:東方城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