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長沙市望城區的廣源種植專業合作社,只見晚稻長勢喜人,微風拂過,一派“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抬頭,一架無人機正在低空作業噴灑農藥。
“總書記夸我‘不愛紅裝愛武裝’。”兩年前,廣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定作為代表,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的基層代表座談會,并在會上分享她的“種糧經”。總書記對現代農業的關注、支持以及對種植戶的關心,讓她無比驕傲和自豪。兩年來,她擼起袖子加油干,合作社又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2021年4月,全國首個雙季稻種植“無人農場”在此投運。第一期集中示范面積280畝,在羅錫文院士團隊的指導下,農場采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5G、機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全程智能機械自主決策、自主作業,完成所有生產、管理任務,“農機下田、專家種地、農民致富”的愿景變成現實。
今年早稻收割季,她的農場里只聞機械響,不見人奔忙。無人駕駛收割機和無人駕駛運糧車像兩個配合默契的老伙計,一個負責收割、一個無縫對接運輸,快速完成200余畝水稻的“夏收”。
“以前耕種200畝水稻需要20多人,現在只需2至3人,可以通過手機或者電腦遠程遙控。”肖定介紹,由于設備精準調控,還可節約灌溉用水、肥料和農藥投入,今年農場早稻產量每畝平均450公斤,比去年增產約12%。
無人農場發力,肖定合作社的種植規模從兩年前的1400畝發展到如今的1600畝,種植規模、經濟效益都有了提升,帶動當地農民數十人就業,每年發放工資100多萬元。
“合作社還要適量增加雙季稻面積,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建設現代智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和培訓中心。”肖定告訴記者,今年晚稻收割完成后,農場將進行“智慧化2.0版”升級,通過配備田間視頻監測設備、土壤和氣象傳感器、智能灌溉系統等,上演水稻自己“喊渴”、系統自動給水追肥等“黑科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