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辦公廳日前印發《農業現代化示范區數字化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要求,力爭用3年到5年,示范區數字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大數據應用場景豐富拓展,建成一批智慧農業先行樣板。
《指南》明確,各地應在充分把握示范區數字化建設總體要求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本地發展實際,重點選取符合本地資源稟賦條件、數字化發展基礎和產業發展水平的建設內容,因地制宜推進示范區數字化建設。
《指南》指出,鼓勵北斗地面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農業生產領域中的應用。完善信息服務終端設施。鼓勵企業開發一批信息終端、技術產品、移動端應用軟件(APP)等,服務農業生產經營、產品銷售流通、農技知識獲取和涉農政策咨詢等。
在重點任務中,最受農機行業關注的是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升級。《指南》明確,加快農業生產智慧轉型。 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深度應用。大田種植中,實施農田信息化管理,配套遙感應用系統、物聯網測控系統、田間綜合監測站點等設施設備,對生長環境和生物本體進行實時監測,對墑情、苗情、蟲情、災情等“四情”和氣象進行預測預報,精準指導生產決策。
推進智能農機應用,升級改造農機裝備,按需加裝北斗導航、遠程運維、無人駕駛系統、高精度自動作業、作業過程自動測量等設備,配套無人機、智能催芽育秧、水肥一體化等智能裝備,實現耕整地、播種、施肥、施藥、收獲等過程精準作業。設施園藝中,推進智能化育苗、生長環境和生物本體監測、環境遠程調控、水肥藥精準管理、智能植保、自動作業、采后處理全程自動化等智能化應用。畜禽養殖中,加快畜禽舍環境監控及自動化控制、動物發情智能監測、精準飼喂、疫病防控、糞污處理等智能化改造。水產養殖中,集成應用水質在線監測、智能增氧、精準投喂、循環水和尾水處理、網箱升降控制、水下機器人、病害監測等數字化技術裝備。建設一批智慧農業(牧、漁)場,探索智慧農業發展模式。
促進農產品加工智能轉型。推廣應用智能流水線、專用機器人等自動化設備,開展智能分揀、自動清潔、無損檢測、自動包裝等作業。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生產工藝數字化,搭建感、聯、知、控物聯網平臺,系統收集加工工時、加工品類、加工量、損耗、質量等關鍵數據,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上云”。建設農產品智能加工車間,集成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成套智能加工設施裝備,提高農產品加工效率和質量。
引導農產品流通數字轉型。推動農產品產地市場開展數字化改造,強化進出庫、運輸、交易全程數字化管理,提升物流運營效率和供需匹配水平。加快建設產地云倉,完善集物流管理系統、自動化技術、運營標準于一體的智能倉儲體系,推進農產品網店、倉儲、分裝、運輸、配送等各環節數字化管理。深入推進“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促進農產品網絡銷售。
拓展數字支撐應用場景也是《指南》明確的重點任務。探索建立耕地種植用途管控“一張圖”。充分利用承包地確權等基礎數據,關聯集成農戶農業補貼、項目扶持等信息,借助遙感、物聯網、區塊鏈等現代信息技術,健全縣鄉村組四級耕地用途管控網格化管理機制,形成種植戶申報、大數據精準監測分析追蹤、基層網格員在線核實的天空地網人一體化管控體系,實現耕地種植利用情況一地一檔上圖入庫、到田到戶精準監管和補貼政策精準落地。
探索建立農業社會化服務“一張網”。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管理,重點匯聚農機裝備、作業需求、服務主體等數據,促進供需有效對接。引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依托服務平臺,開展市場信息、農資供應、農產品初加工、農業氣象“私人定制”等服務,促進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便民化。
探索建立農業科技信息服務“一朵云”。依托全國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運用“云問診”“云課堂”等方式,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遠程學習和在線農技問答。加快益農信息社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推動涉農服務事項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
據悉,為確保承擔示范區創建任務的縣(市、區)在推進數字化建設中取得實效,《指南》提出了建立協同推進、要素聚集、監測評價、宣傳培訓等四個機制。農業農村部已牽頭組建了示范區建設專家指導組,將積極為示范區數字化發展提供技術咨詢、規劃編制、要素撮合等服務。在實施數字農業建設項目中,要優先在示范區建設一批數字種植業、數字設施農業、數字畜牧業、數字漁業、數字種業創新應用基地,鼓勵地方統籌利用現有涉農政策和資金渠道,集中支持示范區智慧農業重點項目建設。要將農業生產信息化率等指標納入示范區年度監測重點內容,對數字化發展工作有力、成效明顯的示范區給予表揚激勵,對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要開展示范區農業數字化專題培訓,總結各地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營造數字驅動引領示范區發展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