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省財政廳獲悉,在去年30個產糧大縣推行冬小麥完全成本保險試點的基礎上,河北財政今年在全省86個產糧大縣全面推開小麥、玉米、水稻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試點工作,有力提升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保障了糧食穩產增收。
在災害面前,農業保險就是農民的“定心丸”。隨著農業適度規模化經營的快速發展,農戶風險保障需求日益增長,為此,財政部牽頭研究制定了在13個糧食主產省份實施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的擴面提標政策。
今年,河北財政將完全成本保險在原來直接物化成本和土地成本的基礎上,進一步覆蓋全部農業生產成本,小麥、玉米、水稻保險金額從原物化成本的500元/畝、400元/畝、620元/畝提高至950元/畝、800元/畝、1500元/畝,大幅度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截至7月31日,全省小麥完全成本保險承保2123.88萬畝,占總承保面積的87.46%,承擔風險金額200.9億元;全省玉米完全成本保險承保2664.46萬畝,占總承保面積的74.08%,承擔風險金額213.31億元;全省水稻完全成本保險承保30.11萬畝,占總承保面積的40.82%,承擔風險金額4.51億元。
為保證農險服務直達農戶,河北財政部門指導承保機構利用宣傳折頁、橫幅標語、村委會喇叭等方式,廣泛開展完全成本農業保險試點政策解讀。面對疫情散發給農險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督促承保機構搶抓農時,建立投保理賠快速通道,加強衛星遙感、地理信息電子圖、GPS等技術應用,提升農業保險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為確保保險賠付精準及時,各級財政部門指導承保機構認真組織現場查勘,對損失清單、查勘影像、公示材料等嚴格審核,嚴防通過虛假理賠等方式騙取補貼資金。同時,不斷優化理賠流程,實行線上受損報案,線上定損、線上理賠,確保達成理賠協議后10日內履行理賠義務。截至7月底,全省小麥、玉米共受災128.2萬畝,保險機構支付4.83萬農戶賠款0.77億元。
建立1套臺賬、3項機制,從源頭上防止承保理賠數據不實、騙取補貼資金行為。1套臺賬指建立農業生產基礎信息臺賬,明確信息采集的主要內容、來源和流程,目前全省已有97個縣(市、區)建立了耕地等基礎信息臺賬,并做到動態更新。3項機制指建立校驗機制,縣級財政部門收到承保機構補貼資金申請后,與臺賬數據逐條進行比對校驗;建立抽查機制,實地抽查保單數量不低于保費規模的10%,種養大戶和經濟組織的保單全部實地審核;建立審核責任機制,健全有關部門聯合審核監督和標準化審核流程,責任落實到人,確保保費補貼資金規范高效使用。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