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大督查在行動:農田機電井成“擺設” ,浪費國家項目資金】近日,這則新聞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內蒙古通遼市出現的農田機電成“擺設”問題引起有關部門關注,國務院大督查指出通遼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存在多年不完工、有井無水、有水無泵、有泵無電、管道不通等問題。
近年來,各地爭取中央及自治區各類項目資金,開展土地整治、高標準農田、節水灌溉農業等重大項目建設。為何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建設的現代農業設備使用效果不佳,甚至“打了水漂”?
國家大力支持現代農業、發展智慧農業肯定是希望帶給農民方便,現在變成擺設,令人鬧心、痛心。
傳統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掉在地上摔八瓣。新興的智慧農業依托新型數字化技術,對傳統農業進行改造升級,既能提供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業勞動輕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農業標準化、精細化和集約化水平。
智慧農業本身就是信息技術與農業相互融合的技術,不能單純地就技術談技術,而忽視掉農業生產的系統性和整體性。
在智慧農業推廣應用過程中,應該順應農民呼聲,貼合生產實際,將良種、良法、良機、良技等密切結合,形成適合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產實際的智慧農業方案。
只有這樣,智慧農業才能落地開花,而不是簡單地在田地里安裝了幾臺智能化設備,打造華而不實的“盆景”。
我國的國有農墾系統、大中型農業企業與合作社在發展智慧農業與實施數字化轉型方面,與工業、服務業等產業的大中型企業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基于 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進行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改造。
但是,我國存在著大量的小農業生產者,他們大多尚未完全步入數字時代。因此,針對他們的智慧農業、數字化轉型方案需要有所差別——既要看到小農生產在應用整套數字化設備方面的局限性,不能盲目設想他們能夠在短時期內就從手工與半機械化勞作跨越到智能化生產;又要看到小農戶參與數字經濟活動的必要性,以及幫助小農戶共享數字紅利對于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