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和大食物觀乃“國之大者”,體現在百姓的餐桌上,不僅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作為畜牧生產的組織者、管理者和從業者,要在保障口糧安全的前提下,努力讓食物的品種更加豐富,食物的結構更加優化,以此涵養畜牧業高質量發展、農業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
“十四五”,江蘇畜牧業以“六新”開局
2021年,江蘇畜牧業堅持“大食物觀”思維,以“保供給、優生態、強安全、促發展”為主線,以組織開展畜禽穩產保供、動物疫病防控護航、畜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普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鞏固提升等“五大行動”為抓手,努力克服“豬周期”下行、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生產成本上漲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全力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以“六新”發展實現“十四五”畜牧業良好開局。
系統謀劃合力推進,高質量發展開啟新征程。省政府出臺了《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了今后一個時期畜牧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省農業農村廳制定了《江蘇省“十四五”畜牧業發展規劃》,系統部署畜牧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和任務,省農業農村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等六部門出臺了《關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從金融信貸、養殖保險、財政支持、環境優化等方面穩定和完善生豬生產扶持政策。各地緊密結合實際,制訂出臺更具操作性的發展方案,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生豬產能全面恢復,穩產保供能力實現新躍升。2021年末,全省生豬存欄1482.6萬頭,同比增7.8%,已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全年生豬出欄2210.1萬頭,同比增21.1%。全年肉類總產量305.1萬噸,同比增13.8%。禽蛋產量230.3萬噸,連續3年穩定在200萬噸以上。生鮮奶產量64.9萬噸,同比增3.1%,連續3年創歷史新高。江蘇以占全國1.1%的國土面積生產出占全國3.4%的畜禽肉類、6.8%的禽蛋和1.8%的生鮮奶,不僅保障了全省畜產品有效供給,也為長三角地區“菜籃子”保供作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全省畜牧業產值1215.87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12.5%,連續11年超千億元。
生產方式加快轉變,產業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全省畜禽養殖規模化率達85%以上,牧原、溫氏、立華、中糧等十大集團企業生豬出欄占全省比重達30%,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技術在大型龍頭企業得到積極運用,自動飼喂、蛋雞層疊式籠養、智能環境控制等智能化裝備在大中型規模養殖場普遍應用,畜牧業生產向規模化、集約化、數字化、智能化加快轉型。新品種培育結出碩果,由江蘇立華牧業、省家禽所等培育的全國首個屠宰型優質肉雞新品種花山雞配套系通過國家審定。全省建設國家級核心育種場、良種擴繁推廣基地10家,培育壯大了一批育繁推種業企業,為畜牧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源頭”支撐。
種養結合加快推進,綠色低碳循環實現新提升。深入開展畜禽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普及行動,當年建設部級標準化示范場6家、省級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場193家,累計分別達到16家、1893家,以點帶面推動畜牧業綠色生產水平逐步提升。啟動糞污資源化利用鞏固提升行動,組織16個縣(市、區)開展綠色種養循環試點,促進糞肥就地就近還田利用。2021年末,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7%,規模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100%配套到位,資源化利用工作連續4年獲農業農村部績效評估優秀等次。
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全產業鏈建設實現新突破。畜牧業從養殖環節向上下游不斷延伸,帶動飼料獸藥和畜產品加工等產業產值超千億元。2021年,全省飼料工業產值726.8億元,居全國第四,其中,飼料機械設備產值108.5億元,占全國份額94.2%,穩居全國第一。聚力打造百億級蘇系肉雞產業集群,推動育繁推一體化和屠宰加工全產業鏈發展。泗洪縣被認定為全國首批生豬全產業鏈典型縣,海安禽蛋、豐沛肉鴨、宿豫肉雞、海門山羊等一批全鏈條縣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壯大。2021年,新增4家畜牧類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累計25家,占全省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總數的1/4。規模以上畜產品加工企業241家,營業收入664.7億元。
動物疫情穩定控制,質量安全保障得到新加強。堅持“產出來”“管出來”兩手抓兩手硬,大力實施畜產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全省畜禽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長期穩定在99.5%以上,生鮮乳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連續5年保持100%,處于全國前列。全省沒有發生重大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連續多年持續高位運行。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和風險防控,全省畜牧獸醫行業繼續保持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良好發展態勢。
緊扣關鍵著子,擼起袖子,接續奮斗
畜牧養殖業發展面臨的影響因子多,曲折、反復、大起大落,如影隨形。“周期性”周而復始的歷史教訓、“禁養”“非瘟”帶來的現實教訓,都已成為涉牧人士揮之不去的痛。總結過往,認清當下,突出重點,找準關鍵,慎終如始,久久為功。
加強生豬產能逆周期調控,切實穩定生豬生產。要建立健全以能繁母豬存欄量為核心指標的逆周期調控機制,著力緩解生豬市場周期性波動。2022年以來全省生豬生產保持穩定,3月末,能繁母豬存欄126.9萬頭,同比下降2.2%,已回調至正常保有量的105.8%。但連續幾個月低迷的生豬價格,造成養殖虧損嚴重,不少養殖場戶生產經營困難;一些主產縣生豬產能過度減少,影響保供基礎。以“穩種豬、穩規模、穩大縣”為重點,緊盯能繁母豬存欄和規模豬場保有量目標,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穩定生豬生產,防止大起大落。一是強化政策扶持。用足用好省政府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財政金融支持農業農村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強生豬生產金融支持,實施貸款貼息補助、提升生豬保險保障水平等政策,穩定市場預期和生產信心,幫助養殖場戶渡過難關。二是強化產能穩固。2022年全省建立并公布了第一批231家國家級和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月末的能繁母豬存欄量占全省總量的33%,南京、無錫、徐州、鹽城、揚州等地也建立了市級調控基地。各地要積極發揮生豬產能調控基地作用,通過政策扶持、指導幫扶,引導督促其履行產能調控義務,保持能繁母豬存欄相對穩定。蘇北、蘇中主產區要根據產能調控方案要求,采取相應調控措施,穩定生豬生產基本盤。蘇南主銷區要全力提高地產能繁母豬養殖量,并加強南北合作,建立穩定的產銷合作保供機制。三是強化監測預警。江蘇已對7000多家規模豬場進行每月全覆蓋監測,這些數據是反映生豬生產變化的“晴雨表”。切實加強生豬生產監測,著力提高數據準確性和對數據變化的敏感度,對生豬生產和價格波動中的苗頭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同時,要密切關注生豬價格走勢,加強形勢研判,適時發布預警信息,引導養殖場戶合理調節產能,努力推進生豬生產平穩發展。
優化畜牧業生產結構,努力促進家禽牛羊等穩步發展。從滿足多元化消費需求出發,在穩定生豬生產基礎上,積極發展其他畜產品生產,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畜牧業生產結構。一是穩步推進家禽業提質發展。家禽養殖飼料轉化率高,糞污處理壓力相對較小,在江蘇發展家禽養殖更具比較優勢。要進一步調整優化生產結構,在穩定蛋雞、肉雞、肉鴨生產的基礎上,加快發展黃羽肉雞、麻鴨、鵝等地方家禽,積極發展肉鴿、鵪鶉、火雞等特色禽業。加快推進蘇系肉雞產業集群項目建設,確保按時完成績效目標,打造百億級優質肉雞全產業鏈。積極推廣白羽肉雞籠養、水禽節水養殖、蛋雞層疊式籠養、清潔蛋生產等新技術新模式,加強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規范使用技術指導和監督檢查,提升養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和禽蛋禽肉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二是加快推進奶業振興。近年來,江蘇建設了一批奶業重點項目,農墾悠然牧業、一鳴食品等相繼開工或投產,奶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要堅持“養好牛、產好奶”的理念,繼續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強化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提高奶類供給保障水平。持續推進奶牛DHI測定,逐步將測定范圍擴大至所有規模奶牛場,強化數據分析和指導,不斷提升奶牛生產管理水平。要切實抓好中央奶業生產能力提升整縣推進項目的實施,支持奶業大縣發展標準化、數字化規模養殖,增加優質飼草料供給,依靠自有奶源發展乳制品加工,打造江蘇奶業發展新樣板。三是著力提升牛羊肉供給能力。對照2025和2030年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目標,江蘇牛羊肉供給還有差距。沿海、徐宿等有條件的地區要發揮主產區作用,打造牛羊養殖基地縣,大力發展自繁自育規模養殖場,增加基礎母畜存欄量,非主產區要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養殖,提升牛羊綜合生產能力。要推廣高架舍飼、秸稈養畜及牛羊顆粒飼料、全混合日糧飼喂等新技術,提高生產水平。認真落實食用農產品“治違禁控藥殘促提升”三年行動要求,強化肉牛肉羊“瘦肉精”監管,嚴厲打擊飼喂、使用“瘦肉精”等違法行為,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四是提高飼草料供給水平。要正確樹立“大食物觀”,不得將糧食安全與畜牧養殖發展對立起來,要堅決禁止毀麥事件發生。要指導、幫助企業開展供需對接,做好青貯飼料供應保障工作。牛羊主產區要在完成主糧播種面積任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用地,發展青貯玉米、飼用大麥、黑麥草、燕麥草等優質飼草種植。
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效益。畜牧業要有效破解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根本要靠推進現代化,在養、種、料等關鍵環節發力,提升產業發展水平。一是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持續開展標準化生態健康養殖普及行動,做好部省示范創建,新建一批示范場。積極發展集約化、立體式養殖,用好省級現代農業發展等專項,支持養殖場開展標準化改造,對飼喂、環境控制、產品收集、糞污治理等關鍵環節設施裝備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改造,實現養殖管理智能化、精準化。大力推進適度規模經營,持續提升生豬規模養殖比重。二是加強畜禽良種繁育推廣。繼續深入開展第三次全省畜禽遺傳資源普查工作,組織開展生產性能測定和地方品種遺傳多樣性測定,發掘鑒定新的畜禽遺傳資源,健全完善畜禽遺傳資源保護體系,所有列入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地方品種都要實現應保盡保。加強國家核心育種場和擴繁基地建設,培育一批大型畜禽種業集團,打造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畜禽種業品牌。支持種業企業擴大優質種群生產規模,加快優良品種推廣和應用。加強生豬良補項目績效考評,扎實推進生豬良種補貼項目實施。三是推進飼料產業轉型升級。嚴格許可準入、推動融合發展,淘汰落后產能、整合同質產能、引入先進產能,大力發展安全環保的飼料產品、節能降耗的生產技術和簡單高效的經營模式,提升飼料行業發展水平。開展替代資源調查評價,推廣應用豆粕減量替代技術,提高飼料原料供應保障能力。要加強飼料行業規范管理,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化、規范化,組織開展飼料質量安全監管“1+2+4”行動,即1項監督檢查(生產企業現場監督檢查),2項質量監測(產品質量監督抽查、風險預警監測),4項專項檢查(自配料、混合型飼料添加劑、飼料標簽、水產養殖用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推動企業規范生產經營,提升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堅持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鞏固提升,加快推進畜牧業綠色發展。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事關農業綠色發展,事關農村人居環境改善。要持續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鞏固提升行動,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往深里做、往實里做。一是完善提升設施裝備配套。一季度,全省通過全面摸排,建立了3900多家整治提升清單。要對照清單,主動會同生態環境部門聯合開展“回頭看”檢查認定,扎實推動糞污處理設施向高標準發展,逐步提高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水平。二是開展常態化巡查指導。養殖場戶主體責任的落實,不僅要靠法律法規宣傳,還要靠健全的監管機制。要對照年度巡查指導工作計劃,統籌力量,結合畜牧獸醫日常監管同步進行糞污資源化利用巡查指導,認真做好記錄,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要及時督促整改,拒不整改的要移交執法監管部門嚴肅查處。三是推進臺賬管理規范化。年初,省農業農村廳會同生態環境廳下發了《關于認真做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臺賬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計劃和臺賬管理的主體責任、日常管理、技術指導等。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淮安、揚州、鎮江、泰州等9個設區市所轄縣(市、區)均制定了臺賬管理辦法。各地要指導規模養殖場加快建立、準確記錄。四是做好環保督察相關事項的整改落實。中央第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于4月25日全面完成督察進駐工作。根據各設區市報送情況統計,本次督察收到涉及畜禽養殖方面的交辦問題和信訪事項73件,目前已完成整改率達88%。對尚未整改完成的事項,各地要按照整改方案要求在規定期限落實整改。對已經整改完成的事項,要堅持常態化檢查督促,確保真正做到對賬銷號。
堅持全產業鏈發展理念,做大做強規模畜禽產業。《江蘇省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打造4條千億元級省級重點鏈,規模畜禽是其中之一,將重點圍繞生豬、家禽、奶業等產業推進全鏈條發展。要立足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積極借鑒泗洪生豬全產業鏈典型縣經驗,選準適合自身發展的優勢產業,梳理短板弱項,找準推進重點,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鏈條完整、競爭力強的畜禽全產業鏈典型縣。一是壯大主體。近年來,江蘇培育了一批本土上市企業和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如立華牧業、南京桂花鴨、京海集團、南通天成等,也引進了一批在有國內有影響力的頭部企業,如溫氏、牧原、新希望、德康農牧、益客集團等,引領行業全鏈條轉型。要繼續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鏈條做深做長,以大帶小,以強帶弱,形成一批示范帶動性強的“鏈主”企業。同時引導帶動有潛力、有條件的飼料獸藥、畜禽養殖、屠宰加工企業向產業鏈前后端延伸,逐步實現全鏈條發展,提高綜合效益。二是抓實載體。要圍繞全產業鏈發展,聚焦標準化養殖、畜禽屠宰、肉蛋奶精深加工等方面,謀深抓實一批重大項目,以項目建設支撐鏈條延伸。將畜禽全產業鏈建設積極融入省級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謀篇布局,更好集聚要素資源,實現高起點打造、高水平提升。依托各地產業鏈,著力打造一批畜牧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三是創新模式。要加強研究和學習借鑒,努力在發展理念、發展方式、鏈條延伸、功能拓展、品牌建設上探索畜禽全產業鏈建設的新路徑、新模式,讓更多創新成果在延鏈、補鏈、強鏈中落地開花結果。要深入挖掘、總結提煉,形成一批看得見摸得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強化安全生產管理,保障畜牧業安全穩定發展。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切實增強做好畜牧獸醫行業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堅決扛起保障畜牧業發展“強安全、促發展”的政治責任。一是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全省畜牧獸醫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通知中,全面布置了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15條硬措施、省安委會部署的50項檢查重點等工作,各地要進一步明確工作職責、細化檢查方案、落實工作舉措、強化閉環管理,從嚴從細從實推進大檢查工作,確保通過大檢查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決防范遏制各類事故發生。二是全力防范夏季安全生產隱患。目前已進入夏季汛期和高溫季節,自然災害和生產安全事故多發易發,各地要指導企業針對高溫季節易發的液氨泄漏、粉塵爆炸、電氣火災、危化品安全等安全事故和夏季汛期多發的暴雨、臺風、洪澇等自然災害,研究落實防范應對措施,加大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力度,確保全省畜牧業生產安全度夏。三是營造安全穩定發展的良好氛圍。各地要加強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全面提升畜牧獸醫行業安全生產意識和風險防范能力。要增強行業內苗頭性熱點事件的敏感度,切實履行監管責任、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毫不松懈地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夏季高溫高濕季節,非洲豬瘟防控進入高危高發時期。要進一步壓實責任,緊盯重要時段重點環節,在關鍵防控措施落實上下足功夫,在有效應對異常情況上做足準備。一是突出抓好監測預警。緊盯養殖、屠宰、肉品銷售、無害化處理等重點部位,加強生豬、產品及環境風險監測,適當增加監測頻次,切實提高監測的時效性和準確率,強化監測結果分析研判和應用,及時發現疫情隱患,做到心中有數、抓小抓早、有的放矢。二是突出抓好清洗消毒。堅持不懈抓細日常消毒、抓實集中消毒、抓嚴應急消毒,要結合環境監測評估情況,在重要時段增加消毒頻次,重點要強化對無害化處理場(收集點)、屠宰企業、農貿市場等重點污染場所和養殖場易造成病毒傳播的關鍵部位的消毒滅原,科學選擇消毒劑和消毒方法,加強消毒效果監測評價,確保清洗消毒實效。三是突出抓好調運監管。加強生豬運輸單位、個人及車輛的備案管理,落實指定通道和東部區外屠宰用入蘇生豬“點對點”備案管理制度,持續保持打擊生豬違法違規調運的高壓態勢,要把“換豬套證”違法行為作為整治重點,加強屠宰入場環節核查,堅決做到露頭就打。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加強市場肉品監管,建立“熔斷”機制,對多次被監測陽性的屠宰企業的產品要暫停在縣域內銷售。四是突出抓好應急處置。要落實網格化管理要求,動態關注養殖生產、無害化處理等數據,發現異常情況、疑似問題,要迅速行動、果斷處置,堅決防止擴散蔓延。要嚴防病死豬轉運造成病毒擴散,發生疫情時原則就近就地對病死豬進行深埋無害化處理。
來源:江蘇農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