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在防止閑置耕地“非農化”“非糧化”的過程中,采育鎮精準施策、多措并舉,將荒廢的土地轉變成千畝“良田”,也守護了百姓的“糧袋子”。采育鎮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在采育鎮包頭營村,大片的“良田”,放眼望去,盎然綠意盡收眼底。上千畝的花生和玉米長勢喜人,豐收在望。據了解,這些農田原本是附近村民的閑置地、撂荒地,采育鎮通過采取統一回收、流轉、管理的方式,對實地進行了多次勘察、測繪,最終制定出了一套以農機、農技、農巡、農安和農資“五農”為主體的農田管理方案,有效保障鎮域糧食實現增產、增收。
采育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負責人說:“農田方面,今年從老百姓手上收了2000多畝的閑置土地,主要種植花生、黃豆和玉米,農技方面,提供了技術指導和技術服務,農巡主要巡查了是否有違法建設的大棚,農安方面主要是農產品的安全檢測?!?/p>
采育鎮整合鎮村兩級人員力量,采取一戶一策、一地一策建立動態管理臺賬,不斷強化對農田的監管力度;在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上,采用定期送檢和不定期抽檢的方式,加大對重點產業、重點生產區域和重點品種的農藥殘留檢測力度;強化廢舊地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體系建設,確保農田環境安全整潔有序。
采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國內的形勢,預計秋季會大面積種植小麥,可能有1000多畝到2000畝左右,切實做到守護百姓的糧袋子,保證國家糧食安全?!?/p>